2017政府工作报告讲的十大难题,怎么解决?

2017-03-05 13:16:00 环球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分享
参与

问题五:房子价格还会涨吗?

  2016年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牛市”。1月至11月,全国百城住宅价格平均累计上涨17.83%,其中部分城市房价涨幅高达50%以上。10月,国内多个房价上涨较快的热点城市再次推出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密集的调控政策可以感受到社会对房价高企、资产泡沫和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像去年这样的异常涨幅还会出现吗?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能否平稳健康地发展?

  对此,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从三个方面规范房地产市场:第一,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第二,因城施策,促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第三,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居者有其屋”是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要实现这个目标,政府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大供给,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二是抑制投机,维持房地产市场动态均衡。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表明,政府极其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从2013年至2015年,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1823万套,惠及数千万困难群众。同时政府着力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

  在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的同时,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整顿力度。

  首先,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大对民众基本购房需求的支持力度,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同时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多管齐下,让刚性需求尚未满足的老百姓有房住、能买房;

  其次,抑制投机性的购房需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中,再度强调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抑制热门城市的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要调整和优化中长期供给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动态均衡。

  中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面对房地产市场,需要政府将需求调控与供给调控相结合,给投机泼冷水,为刚需填柴火。处理好房地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也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的规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问题六:民生福祉怎样提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提升民生福祉,既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检验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翻开政府报告,处处可见对民生的重视:扶贫、就业、教育、社保、消费等,无不紧扣百姓的现实需求,体现着为民造福的执政情怀。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发展的成果,产生更强的获得感。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新鲜“出炉”,对于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民生问题,总理又做了怎样的表述呢?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2017年的政府工作做出总体部署:要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就业、惠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增长30%以上,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推动教育扶贫,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等。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即使面临经济发展压力,但政府在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上仍可谓不遗余力,取得了丰硕成果。首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实际增长保持在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危房改造158万户等。其次,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尤其是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第三,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0%以上。除上述以外,在社保、医保、社会消费等方面,国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力度逐年加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必将越来越强。

  如果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那2017年就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都能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和谐之基、经济发展之要,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只有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有序运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7的民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带来了新希望,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责编:周骥滢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