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不易是零和博弈,大国政治难避修昔底德的陷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跃升,引发了系统性的反应,尤其是作为现有国际体系领导者的美国的戒心。滥觞于西方固有的线性思维和进步史观,美国主流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始终认为在守成的大国和崛起的大国之间必有一战,也必然会有一方替代另一方的生死争夺,亦即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国际体系的本质在于各主要国家行为体相对之间的彼此位置,及其变动过程。大国关系犹如一场马拉松,处于第二位的选手最难自处。是跟随还是超越?什么时间选择加速?面对建议自己“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 “小兄弟”时应该如何?这些都是极为微妙的战略抉择。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考验的是作为中国外交当家人的智慧与定力。
假如中国如同美国一样坚持使用零和思维来思考双边关系,那么就难以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从文化到种族上都与西方异质的东方古国,如何向西方世界解释我们的想法和立场,如何加强中美双边的理解更加困难。王毅在此次记者会上用了充满东方韵味的典故——“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来梳理38年以来的中美关系,提出双方既要超越对于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窠臼,也要超越对于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的纠结,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处理这一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双方要不断把蛋糕做大,而不是纠结于相对收益的变动,最终形成一个稳定而成熟的中美关系,为世界提供和平与稳定的力量。
第三个不易是国力上升,老朋友和穷亲戚如何维系。继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的迅速上升,引发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疑虑。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16年已经达到74.4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实际使用外资额相比同期均有所增加,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1701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这一系列耀眼的成绩单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外交上的优势地位。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和工作于亚非地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者,我发现不少国家都认为中国已经不能算是发展中国家,一些“老朋友”也觉得中国已经变了。如何在国际责任和国内现实中实现平衡,既不过于增加中国的负担,也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这给王毅领衔中国外交团队提出了另一个挑战。
此次记者会上,王毅部长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释中国对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发展的支持政策,并且提出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打造成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中国发展了,也不会忘记帮助过我们的老朋友和依旧有着各种困难的穷亲戚,而是要不断加强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不断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议程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此,王毅的明确立场给出了说服力很强的答案。
- 看王毅外长记者会,了解中国外交,这22个点你不可错过!2017-03-08 12:25
- 王毅:日本需要治好心病,理性看待中国振兴的事实2017-03-08 11:49
- 王毅谈中菲关系重回正轨: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应有常态2017-03-08 11:29
- 王毅谈南海:若有人想兴风作浪必遭到地区国家共同抵制2017-03-08 11:22
- 王毅谈萨德:奉劝韩勿一意孤行 否则损人又害己2017-03-08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