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FfMSMgxQ1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全国人大代表萧志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应探索规则对接机制/e3pn4lb1l/eksjvvu8s/eksk06k3b【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10日,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两会”期间他带来一项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迸发、推动大湾区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建立机构探索大湾区发展的规则对接机制,释放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的制度活力,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萧志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最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正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迈入“十四五”时期,深化落实大湾区各项合作已成为实现粤港澳深度融合的重点要素。为此,他建议建立机构探索大湾区发展的规则对接机制,执行与落实大湾区建设。 “构建规则对接的职能机构、顾问机构、常设执行及研究机构,通过深入探索三地在法律、制度及规则的对接上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把促进要素跨境流动的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点突破领域。”萧志伟解释说,从标准互认到规则对接,从机制创新到政策互通,逐步实现大湾区的规则制度对接新突破。以此释放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的制度活力,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萧志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正进入全力推动、落实的新阶段,但珠海和澳门两地产业结构相似,同样缺乏高新科技、金融等产业的推动,这都可能制约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成果。由此,他还建议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大湾区建设远景目标的角度,结合粤港澳合作在产业及制度优势的策略上,挖掘合适的项目发展。这位澳区人大代表建议,可以通过区域协同,改革创新,推动重点新兴产业集成,实现产业互补,让大湾区城市的体制活力、市场动力联合迸发,以产业合作来加速三地的融合发展,共同加快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成为大湾区合作创新的“试验田”。此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基础建设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对此,萧志伟建议,协同大湾区各城市错位发展,创新大湾区金融布局。建立一个资金可自由流通、兑换,并以人民币结算的证券交易所,既可以为域内及域外的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投资选择,也可以对现有的其他交易所形成有效补充。1615377616854责编:魏少璞环球时报-环球网161537761685412[]{"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10日,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两会”期间他带来一项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迸发、推动大湾区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建立机构探索大湾区发展的规则对接机制,释放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的制度活力,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萧志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最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正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迈入“十四五”时期,深化落实大湾区各项合作已成为实现粤港澳深度融合的重点要素。为此,他建议建立机构探索大湾区发展的规则对接机制,执行与落实大湾区建设。 “构建规则对接的职能机构、顾问机构、常设执行及研究机构,通过深入探索三地在法律、制度及规则的对接上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把促进要素跨境流动的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点突破领域。”萧志伟解释说,从标准互认到规则对接,从机制创新到政策互通,逐步实现大湾区的规则制度对接新突破。以此释放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的制度活力,变“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萧志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正进入全力推动、落实的新阶段,但珠海和澳门两地产业结构相似,同样缺乏高新科技、金融等产业的推动,这都可能制约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成果。由此,他还建议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大湾区建设远景目标的角度,结合粤港澳合作在产业及制度优势的策略上,挖掘合适的项目发展。这位澳区人大代表建议,可以通过区域协同,改革创新,推动重点新兴产业集成,实现产业互补,让大湾区城市的体制活力、市场动力联合迸发,以产业合作来加速三地的融合发展,共同加快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成为大湾区合作创新的“试验田”。此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基础建设投资,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对此,萧志伟建议,协同大湾区各城市错位发展,创新大湾区金融布局。建立一个资金可自由流通、兑换,并以人民币结算的证券交易所,既可以为域内及域外的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投资选择,也可以对现有的其他交易所形成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