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Ezw1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媒体盘点2014两会之最:公务员涨工资最具争议/e3pn4lb1l/e3pn51gea/e3pn51qoe<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em data-scene="h3">您支持给公务员涨薪吗?</em><ul><li>支持</li><li>反对</li></ul><p></p><p>河南商报记者 李雅静 宋晓珊 今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历时11天的两会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昨天上午,2014年全国两会圆满谢幕。</p><p>究竟哪些话题老百姓最关心,哪些代表、委员最热心,河南商报记者特别盘点了那些值得我们回顾的“最话题”、“最人物”,也希望未来的中国会因这些建言越来越好。</p><p><em data-scene="strong">最</em></p><p><em data-scene="strong">话题</em></p><p><em data-scene="strong">最受关注话题:雾霾</em></p><p>今年两会上,雾霾再度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p><p>全国政协委员谢朝华认为,抗击雾霾是一场持久战,首先要保障健康呼吸。政府应以“雾霾补贴”的形式,优先为环卫工、建筑工、快递员、交警等户外工作者提供“护肺”支持。</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李克强总理昨日答记者问时说,治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希望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p><p><em data-scene="strong">最民生话题:二胎政策</em></p><p>二胎政策是不是该全面放开?能否延缓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话题,近两年来备受关注。</p><p>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建议,应从现在开始研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p><p>马旭指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每年有望新增200万人,能使老龄化率降低两到三个百分点,因此不能过高估计“单独二孩”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p><p>“关注二胎政策更要关注产、儿科医生的培养”,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建议,放开二胎政策应提前增加配套设施、增加医疗资源,尤其是儿科医疗资源和医生数量。</p><p><em data-scene="strong">最有争议话题:公务员涨工资</em></p><p>今年两会上,公务员究竟该不该涨工资引得全民关注,唇枪舌剑随处可见。</p><p>该话题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提出。他提交了一个建议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p><p>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表示,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还处在研究阶段,改革应当重点研究解决工资结构、地区差距等四个方面的问题。</p><p>到底公务员工资该不该涨?多数网友认为公务员隐性福利高,有灰色收入,不应随便涨工资,就算涨工资也应先堵住漏洞或进行财产申报。</p><p><em data-scene="strong">最棘手话题:暴力伤医</em></p><p>近年来,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暴力伤医事件不时见诸报端。</p><p>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认为,医药不分、以药养医问题的存在,使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将患者作为利益的来源,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是导致患者积怨的一大因素。</p><p>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伤医现象也十分关注。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他说,必须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p><p><em data-scene="strong">最</em></p><p><em data-scene="strong">人物</em></p><p><em data-scene="strong">媒体最想围堵市长:袁宝成</em></p><p>扫黄余热未散,又逢爆炸事件,本来默默无闻的东莞市市长袁宝成一下子成了两会上的“明星“代表。</p><p>3月3日,有多名记者追问袁宝成东莞扫黄事件,其只是回避,始终面带微笑,不时说:“谢谢你们,辛苦了!”</p><p>有评论员认为,这样的态度显示出中国的大部分市长在遭遇危机时,只会躲、避、封,不会与媒体、公众进行良性互动,值得每个官员深思。</p><p>3月8日,袁宝成再次遭遇媒体围堵。这次,其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就大家关心的东莞扫黄、如何重塑形象等问题进行了回答。</p><p><em data-scene="strong">最犀利委员:孟学农</em></p><p>反对公务员涨工资,官员读博是图虚名……这些犀利的言辞,出自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孟学农之口,而且其观点成为舆论焦点。</p><p>孟学农的仕途近年来并不顺利。2003年曾因SARS事件辞去北京市市长职务, 2008年又因山西临汾特大矿难辞去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职务。</p><p>在中国政坛,“引咎辞职”的部级高官并不多见,短短5年内两度去职的更少。59岁的孟学农两次去职,曾引发人们对他的关注。</p><p><em data-scene="strong">最言论</em></p><p>一个社会或者公众对医改的评价主要看什么?看病贵、看病难是不是有效解决了?医患关系是不是改善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不是真正调动起来了?如果以这三条标准来衡量,这五年的医改没有明显突破,有些地方甚至更差了。</p><p>——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p>在河北的“红豆汤事件”中,70家企业的罚款平均下来每家不到8万元。这叫保护性罚款!不仅没有任何处罚作用,反而是在引导。</p><p>——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p><p>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几乎是最后一个获得市场信号,如果非要用行政决策去干预经济,那肯定会出问题。政府如果让你养猪,你养鸡就对了。</p><p>——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岳福洪</p></section></article>1394755080000责编:qixiaohan<a href="http://newpaper.dahe.cn/hnsb/html/2014-03/14/content_1041988.htm?div=-1" >大河网</a>139475508000011["9CaKrnJEztg","9CaKrnJEzrj","9CaKrnJEznU","9CaKrnJEzno","9CaKrnJEzmU","9CaKrnJEzmd"]{"email":"qixiaohan@huanqiu.com","name":"qixia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