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kRp作者:郭媛丹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李江:陈光标式慈善,要看实际效果不必追究动机/e3pn4lb1l/e3pog49dk/e3ptcdi54【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郭媛丹】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李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慈善行为有助于缓解贫富悬殊差距。即将讨论的慈善法研究了一些措施,有惩戒也有鼓励。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此次大会将审议慈善法草案。李江表示,慈善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及再分配(所得税等)之外的第三次分配。对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利用好第三次分配能缓解这种矛盾。针对通过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收来缓解贫富差距的建议,李江认为,这是一种更加严厉的二次分配手段,但要把握好度,防止出现杀鸡取卵的现象。“出发点是好的,但税收过高会导致富人把资本转移到国外,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对全体人民都不利。” 李江认为,中国自古有慈善,但现在的慈善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与国外企业家相比,慈善力度不够。国外的企业家不做慈善会觉得没面子,但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家还没有形成习惯,自愿把一部分收入回馈社会。不过,李江强调慈善并不是万能,只是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有效手段,但也不是唯一的措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此次慈善法的讨论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李江的回答是肯定的,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他也明确慈善法并不是强制要求每个人必须做慈善,慈善依旧是完全自愿行为。只是政府会出台一些鼓励措施比如免税来鼓励慈善行为,同时也会对一些在慈善行为中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惩处,并进一步规范募捐行为。对于媒体关注的陈光标高调做慈善的现象,李江说,更注重是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实际效果,没必要去追究动机。他进一步说,慈善文化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全社会要形成这个氛围,一旦全社会形成文化氛围,慈善越多越有诚心,也会方方面面得到社会认可。14572591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zhangao环球时报14572591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303/13/01/20160303010112158.jpg{"email":"zhangao@huanqiu.com","name":"zhangao"}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郭媛丹】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李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慈善行为有助于缓解贫富悬殊差距。即将讨论的慈善法研究了一些措施,有惩戒也有鼓励。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此次大会将审议慈善法草案。李江表示,慈善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及再分配(所得税等)之外的第三次分配。对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利用好第三次分配能缓解这种矛盾。针对通过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收来缓解贫富差距的建议,李江认为,这是一种更加严厉的二次分配手段,但要把握好度,防止出现杀鸡取卵的现象。“出发点是好的,但税收过高会导致富人把资本转移到国外,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对全体人民都不利。” 李江认为,中国自古有慈善,但现在的慈善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与国外企业家相比,慈善力度不够。国外的企业家不做慈善会觉得没面子,但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家还没有形成习惯,自愿把一部分收入回馈社会。不过,李江强调慈善并不是万能,只是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有效手段,但也不是唯一的措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此次慈善法的讨论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李江的回答是肯定的,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他也明确慈善法并不是强制要求每个人必须做慈善,慈善依旧是完全自愿行为。只是政府会出台一些鼓励措施比如免税来鼓励慈善行为,同时也会对一些在慈善行为中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惩处,并进一步规范募捐行为。对于媒体关注的陈光标高调做慈善的现象,李江说,更注重是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实际效果,没必要去追究动机。他进一步说,慈善文化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全社会要形成这个氛围,一旦全社会形成文化氛围,慈善越多越有诚心,也会方方面面得到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