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ufk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就“国企改革”答记者问(实录)/e3pn4lb1l/e3pog49dk/e3ptbvb2f[主持人 祝寿臣]: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本次记者会的主题是国企改革。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先生,副主任张喜武先生,副主任黄丹华女士,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先生,围绕这一主题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有请肖主任。[肖亚庆]: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周末,大家不辞辛苦来到这里,说明大家对国企改革十分关心、十分关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国资委对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就在前不久3月7日上午,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还特别指出,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以改革促发展,并对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要求。[肖亚庆]:我和我的同事们今天在这里愿意就国企改革的有关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谢谢各位。[主持人 祝寿臣]:现在开始提问。[中国网记者]:国企改革这一重大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其中也有不少议论,认为国企改革出台的文件不少,但是真正落地的却并不多,改革进展不大。也有观点认为,国企改革现在是上面热、下面冷,很多企业还处于等待和观望之中。请问对此您怎么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还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肖亚庆]:谢谢您提问。关于国企改革的有关问题,我想向你介绍几个情况。一、顶层设计的文件已经出台,标志是“1+12”个文件印发,主体框架已经搭出来了。二、现在很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步伐。比如,关于国有企业分类,我们已经有12个省把分类工作落实到了具体企业。比如重组,去年也向大家通报了,中央企业有6对12家企业完成了重组,这个效果现在看已初步显现。还比如,下放、精简各种审批权力,各省市国资委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都下放了一些权力。国资委自身也在下放权力,经过清理,取消、下放了20多项审批权力。其他的我们还在清理当中,随着清理的推进,随着改革的进展,该放下去的一定要放到位,该取消的一定要取消。[肖亚庆]: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初步进展。比如,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开展了多层次的试点,比如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的试点,国投、中粮集团两个公司都进行了试点。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他们的积极性也比较高,试的效果也不错。比如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的试点,我们在国药集团、中国建材、中国节能、新兴际华集团开展了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真正把权力放在董事会,特别是新兴际华集团的试点更先走一步,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所以总经理压力很大,经理班子压力也很大,因为有任期制,在原有基础上,在考核的问题上往前进了一步。在中央企业的集团层面还是第一次。[肖亚庆]:当然,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的看,中央企业的负责人对改革还是充满了热情,大家改革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这里面既有外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身有压力。中央企业有106家,但是从企业自身来看,现在无论是机制体制,还是管理能力,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举个例子,比如现在企业的管理层级还比较多,四五级的大部分都是,还有更多层级的,不改怎么行?肯定要改。我们再看一看优秀的跨国公司,再看一看优秀的民营企业,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跑在前面。国企的管理者自己就讲,“我们要和他们比,要和他们在一起市场竞争”。内生的动力自然就产生了,必须要改革,要压缩层级。所以,总的看,大家热情很高,克服困难的决心也很大,对改革取得成效的信心也很大。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管理者对改革可能认识不到位,可能有极个别的人对改革的困难遇到了阻力,担当精神不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这是个别的。对于这些个别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先出清。必须把改革做好,这是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现在的心情。[肖亚庆]:刚才问到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我想简要讲一下。我们改革的任务很重,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都做了部署,国资委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同时要研究一些规范性文件,使得我们的改革政策更加具体、更加可操作、行之有效。二是要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三是要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资委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理清。四是完成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五是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力度。我们现在还有一些企业不是公司制,以《企业法》注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大股权多元化,包括积极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六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我刚才举例子也谈到了这一点。七是推动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去年6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效果不错。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八是要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九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国企改革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想我们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谢谢。[彭博新闻社记者]:我有几个问题想向您提一下,首先,我们知道在国企分类改革的过程中会根据国企的性质,比如有些是商务公司,有些是公益性质的公司,来进行分门别类。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公司,比如电信公司、能源公司也有一些商业方面的用途,如何来推进这些公司的改革?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您提到了我们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主要有十项重点任务,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重点的企业、公司一直在推动相关的改革,具体的改革成效是什么样的?相关的计划是如何部署的?第三个问题,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是否会以新加坡的淡马锡公司作为作为一个范例来推进改革?[肖亚庆]:谢谢你提问。淡马锡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国企管理和国资监管方面确实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从国资委到各个企业,我们和淡马锡都有很好的关系。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淡马锡这些年的进展。关于分类和十项试点工作,今年2月25日,张喜武副主任已经和部分媒体做了沟通,我想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请喜武副主任再介绍一下。[张喜武]:谢谢亚庆同志,也谢谢彭博社的这位先生。我理解你刚才问的三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为什么分。第二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十项试点工作。第三个是面临的最大挑战。[张喜武]: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也是今年国企改革的一项重点、难点。对国有企业分类,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过去国企包括央企战略定位不清、考核针对性不强也不尽科学的问题。你对分类还比较清楚,确实,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两类企业的共同点是,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要融入到市场经济,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都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张喜武]:两类的不同点在于:从发展的角度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公益类企业重点是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改革要求的角度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可以是独资,也可以是控股,也可以是参股。公益类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国有独资。从考核的标准来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考核经营业绩的完成情况,公益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考核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保障能力。关于你提到的今年十项试点这项工作。国有企业的试点是今年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不能迈开步子,趟出路子,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从2014年开始,国资委就选择了中粮集团和国投公司进行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今年我们又将要推出十项改革试点。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要推出若干个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可以说,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是坚持试点先行、直奔问题,力求充分发挥试点在整个全局工作中起到示范、突破、带动的作用,切实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通过改革的试点,我们想试出新体制、试出新机制、试出新成效、试出新经验、试出新局面。[张喜武]:关于刚才你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淡马锡的问题。刚才亚庆主任已经对淡马锡的问题作了回答。我想说关于挑战。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挑战、面临着困难。国有企业改革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们遇到的难度、硬度、深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主要是改革开放30多年所积淀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挑战和困难错综复杂,所以只有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我认为,当前国企改革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还是处理好国有企业激发活力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关系问题。因为,活力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动力源,也是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的生成基;监管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防护网,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激发活力和加强监管相结合,二者有机结合,不可偏废。谢谢。[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我这几天一直在旁听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的小组讨论,有不少应该是您的同事,都是过去央企的负责人,他们在会上纷纷吐苦水,感觉现在对他们的管理太细了,以至于感觉自己像一个车间,不像一个企业。您曾经也做过央企的主要负责人,现在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掌门人,您对他们的这种感触有何看法?我们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了角色转变,要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对国资委来说,实际上转变就意味着简政放权、自我革命。刚才你们谈到了下放了多少权利,可是外界实际上感觉到我们似乎在自我革命这块动静不是很大,请问肖主任,今年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突破,未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肖亚庆]:谢谢您提问,感谢您经常倾听企业负责人的声音。就监管来讲,现在您说的有一部分是赞成的,就是管的太细了,需要下一步改革,让企业真正能够成为市场主体。但同时还有另外一方面我要讲,就是管得太弱了,还有很多监管不到位的地方,所以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和我们监管不到位也是有关系的。 这种情况说明,这次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如此艰巨的情况下,国资委自身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关系全局的要点。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谋划,也一直在推进。怎么改?刚才您提到我们现在的权力、现在的规范、现在的一些事项要进一步清理。一是要转变定位,要向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要优化、精简、调整国资监管事项。二是要把两个清单搞清楚,一个是权力清单,再一个是责任清单。做到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坚决到位;不该管的要退出来,让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肖亚庆]:刚才您谈到的有三个归位的问题。依法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要归位于企业,这个我们也在清理当中。还有一些事项已经延伸到企业下面了,就是一级、二级甚至三级企业的要收回,职责到哪儿就监管到哪儿,这个原则上要归位于一级企业。国资委现在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这也在梳理,就是归位于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些职能也在理顺,进行调整。以后我们重点要监管好国有资本的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的安全。所以,国资委的改革任务是很重的,我们自身也在学习,也在提高,也在梳理,也在改革。对国资委自身的改革,我们坚定不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确实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该管的坚决去掉。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正在研究,以适应改革的要求,以完成改革的任务。谢谢。[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去产能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首,近期国务院的一些文件中也明确了国资委和各级政府对去产能负总责。请问您作为国资委主任,对负总责如何去做?我们注意到,长期以来央企是对外投资的主体,请您介绍一下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和监管方面的情况。[肖亚庆]:谢谢您提问。我理解,你想问的问题是,现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产业结构偏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也很重,央企重化工领域资产总额接近70%。央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主动作为,有几个方面。一是要抓好“三个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对于国家战略需要、央企有优势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等,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央企长期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处置力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肖亚庆]:二是要讲“三个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央企的创新实力很强,成果也很多,比如去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励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特等奖几乎都是央企获得的,奖项总数的34%是央企取得的,但是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再比如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使得央企的商业模式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再比如创新驱动,大企业如何开展“双创”,如何把“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做好,如何在“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大战略中,让央企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方面都需要我们在管理、技术,甚至在商业模式上有新的创新。[肖亚庆]:三是抓好“三品”:品种、品质和品牌。这方面央企要率先带头。我们现在产品不少,种类也不少,但是精品不多,品牌更少。我看了一下,国际品牌集团评选的品牌100强当中,央企现在还没有,世界品牌实验室2015年的世界500强中,央企只有11个,而央企进入世界500强的有47家。从老百姓需求来看,很多质量、品种远远满足不了,也包括央企从事的行业所提供的服务。这方面就是我们的潜力,要把这个做好。至于您谈到的海外资产的监管,央企海外机构大致有8000多家,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投资。这些年来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我们会在这一轮改革中把这件事作为重点加以研究和推动。谢谢。[金融时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昨天傅成玉先生提到石油的三大公司,他说从外面看是三大公司,内部看每个公司是一个领域,效率很低。所以我想问一下肖主任有没有一些计划,关于石油行业具体的蓝图改革,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第二个问题有点相关,现在新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怎么避免大而不强的问题变得更严重?[金融时报记者]:谢谢您提问。傅成玉委员提的问题从反方向来看也是有答案的,从我们中央企业内部来看,昨天他讲的是“三大油”纵向产业链都是完整的,外面是三个石油公司,各有分工不同。在内部看,很多都是重复的。这个问题不仅在“三大油”存在,在其他企业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改革需要完成和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去年移动、电信和联通建立了铁塔公司,原来三大通信公司建的发射塔都选择了某一个最佳地区,一家建一个,周边的居民有意见,还浪费了很多资源。所以每家出一定的股份共同享用这些技术资源,就减少了很多浪费,又给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其他央企此类事还比较多,可以改革的地方还不少。我们正在努力消除各个纵向的、多余的环节。从横向来讲,中间的隔阂也要尽可能用市场化的办法消除掉,使内部的效率更加提高,既搞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也在同行业之间做一些横向的整合,使我们的资源能够共享、服务更加优质、价格能够降下来,使得企业运行更加顺畅,特别是对市场的反应更快。比如我们前几年做的尝试,电力建设公司和电力投资公司,很多发电企业既搞电厂、又搞电力设备制造、还搞电力建设,规模都不大,自成体系,内部循环。这本身与市场的规律就不相符合。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在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相信肯定会有更多的成果。[肖亚庆]:您讲的大而不强的问题。我们现在是要把做强做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量的扩张有个历史的过程,现在在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大的企业变得更强更优。有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入更符合市场竞争的其他产业链当中。举一个例子,现在106家企业,最大的企业资产40138.5亿,最小的企业资产47.1亿,最大企业的职工人数152万,最小企业职工人数以千计,所以差别很大。由此看来,我们改革的任务很重,改革的内容很多,改革的事项也很繁杂。我们就是要从这些事情一点一滴入手,把它解决好。谢谢。[经济参考报记者]:我想请问肖主任,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整个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也在下滑,特别是中央企业也出现了负增长,今年中央企业是不是有可能扭转这样的下滑趋势,会有怎样的具体措施和计划?[肖亚庆]:谢谢你提问。去年中央企业整体利润出现了负增长,负增长6.9%。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油价格去年全年通算下来下降了47%左右,再加上其他大宗商品,比如钢铁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剔除石油价格的影响,去年央企总的利润是增长7.5%。但不管怎么说,央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同样感觉到了压力。 今年以来,大家对压力的感觉已经变成了动力,正在努力。今天给大家报告一下,到目前为止央企的状况。1—2月份,总的央企的利润增长了4.7%,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32%左右,央企今年的情况相对稳定。当然,利润去年同期的基数比较低,有这个原因。也要看到各个央企在稳增长当中、在提效益当中做了大量工作。央企的增加值占到全国GDP的近1/10,上缴的税费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也比较大,所以央企理应在稳增长当中率先努力做出贡献。 但是,我们也要看现在的经济下行压力,一方面确实是需求不旺,一方面需要改革。我感到,下行压力到底有多大,大家都有预期,但超过合理的预期就是恐慌。今年2月29日我们召开了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动员会,会后听大家在谈到今年经济时,你们也看到了几个大的企业在“两会”之前对本企业、本行业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态势都在做详细的分析,可以说他们都是心中有定力、心中有数的,在经济下行、市场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怎么样保增长、怎么样稳住市场,都有自己很多具体的措施,也请大家关注各个企业。[肖亚庆]:但我要说的是,就部分行业目前所处的状况来看,恐慌心理比下行压力更可怕,会带来更大的下行。大宗商品包括石油,超低的价格,我认为不正常。很多商品价格已经远低于它的制造成本,怎么能够持续下去?我们13亿人,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人均消耗的能源量、人均拥有的资源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用气、用电量从全球看依然是比较低的。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阶梯电价,第一级的电量也只有100多度、200度。看看发达国家,或者是同样和我们人均GDP差不多的国家,它们的能源消耗是多少?我们现在13亿人奔小康,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的市场大得很,关键是从央企开始,从我们做起,要振奋精神,要真抓实干,要把产品质量提高,把成本降下来,给人民提供更多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所以,总体上看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还在努力,正在努力,央企、国有企业一定要在稳增长中率先作贡献,克服当前的困难,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谢谢。[上海第一财经记者]:有个问题问肖主任,有媒体报道有30家央企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预计业绩是亏损的,央企将成为年报亏损重灾区。也有人认为有相当一批国企低效,缺乏竞争力。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的?您是怎么评价的?[肖亚庆]:谢谢您提问,请黄丹华副主任就上市公司业绩的情况介绍一些细节。[黄丹华]:谢谢亚庆主任,也谢谢记者提问。刚才说到上市公司的情况。在沪深两市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有286户,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在总市值中占20%。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一直致力于培育推动上市公司成为有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给投资者以长期稳定回报的优质的上市公司。 我们也注意到了刚才这位记者先生提到的企业亏损情况。我们做过分析,主要还是在煤炭、钢铁、有色这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企业亏损和行业有关,同时也有自身经营的问题。国资委推动这些企业提质增效,调整布局结构,加大重组力度,整合优质资产,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本增效、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推动控股上市公司成为优质上市公司。谢谢。[中国日报社记者]:我们知道今年有可能是十年来最大力度的国资改革。国资委目前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风口浪尖和前沿阵地。在现实过程中牵涉各方利益,国资委自身应该如何与央企建立一个适应新要求的新关系和新秩序?如何看待各方利益的不同需求?[肖亚庆]:谢谢你提问。刚才我已经做过介绍,国资委在下一步改革中,自身一定要做好转变的问题,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比如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个清单要明确列出,在改革当中我们自身哪些职能要进行调整,这方面我们正在抓紧工作。 我想,方方面面的利益平衡肯定是任何改革都要面对的,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目标,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也使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所以,这个利益是共同的,这个利益也是我们大家努力的最终方向。国企的改革不是把企业搞弱了、搞小了、搞僵化了,而是进一步在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上下功夫,使国有企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发挥。谢谢。[香港中评社中评网记者]:我们注意到“十三五”规划中特别提到了建设“京台高铁”这部分,我们知道这部分肯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支持,我想请问肖主任,国资委在下一步会有什么样具体的措施和方案来支持京台高铁的建设?[肖亚庆]:谢谢你提问。问到高铁,高铁公司属中国铁路公司,目前不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但是谈到高铁,我有兴趣说两句。第一,高铁是中国一张非常靓丽的品牌,我多次乘坐高铁,非常好,非常快,也非常舒适。作为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来讲,如果有需要,我们支持高铁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中车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南车、北车合并以后,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了,现在坐高铁,380比原来更漂亮了、更快了、更安全了,高铁的通信和信息化的公司也在国资委监管,这些方面他们正在研究更新的技术,使得高铁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安全、更加稳定、更加可靠。 我还要说的是,高速铁路中国现在已经到了1.9万公里,占全世界的60%以上,我们还在发展。这样发展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作为国有企业,作为央企,只要有投资的机会,有发展机会,国家支持的项目我们肯定支持。谢谢。[香港紫荆杂志和紫荆网新媒体记者]:肖主任你好,90年代中后期以及本世纪初的国企改革曾引发了一轮下岗潮,特别是地方国企改革造成下岗的现象更为严重。随着2016年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全面启动,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下岗潮?对此有何应对措施?此外也有声音提到,中国国企改革要达到目的,其关键在于政企分开,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肖亚庆]:谢谢你提问。可以肯定的是,深化改革,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发展,特别是要保护员工的利益。作为国有企业,作为央企,更应该是这样。90年代的情况和现在大有不同,我们几位在90年代可能都在企业,经历过那一轮的改革,我想很大的不同,一个是我们现在的底子比原来厚实多了。90年代的时候,我们在座的各位可以想像,人均收入水平,包括员工的收入水平,当时整体的经济实力,也包括各个企业所拥有的财力,整体市场发展的程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企业管理者经历过几轮的市场波动以后,对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处理好企业发展、员工利益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关系,把握的能力、掌控的能力应该说都日臻成熟。所以,保护员工的利益始终是下一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兼并重组,尽可能少破产,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任何改革涉及到职工利益时,要稳妥地处理好。我相信,不会出现下岗潮,不会出现您想象的90年代那种情况,我相信企业会处理好。作为监管部门,也要求企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确保各方面利益。政企分开是改革的基本要求,在这方面我刚才介绍了很多了。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会进一步发挥,同时监管的力量也会进一步加强,相得益彰,共同推进,促进改革深入推进下去。谢谢。谢谢各位记者,今天由于主持人给的时间不够,我看很多记者没有机会提问,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国企,继续关注国资改革,我们会经常创造机会和大家交流。谢谢大家。[主持人 祝寿臣]: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记者。14577685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daxin环球网1457768520000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主持人 祝寿臣]: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本次记者会的主题是国企改革。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先生,副主任张喜武先生,副主任黄丹华女士,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先生,围绕这一主题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有请肖主任。[肖亚庆]: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周末,大家不辞辛苦来到这里,说明大家对国企改革十分关心、十分关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国资委对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就在前不久3月7日上午,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还特别指出,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以改革促发展,并对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要求。[肖亚庆]:我和我的同事们今天在这里愿意就国企改革的有关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谢谢各位。[主持人 祝寿臣]:现在开始提问。[中国网记者]:国企改革这一重大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其中也有不少议论,认为国企改革出台的文件不少,但是真正落地的却并不多,改革进展不大。也有观点认为,国企改革现在是上面热、下面冷,很多企业还处于等待和观望之中。请问对此您怎么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还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肖亚庆]:谢谢您提问。关于国企改革的有关问题,我想向你介绍几个情况。一、顶层设计的文件已经出台,标志是“1+12”个文件印发,主体框架已经搭出来了。二、现在很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步伐。比如,关于国有企业分类,我们已经有12个省把分类工作落实到了具体企业。比如重组,去年也向大家通报了,中央企业有6对12家企业完成了重组,这个效果现在看已初步显现。还比如,下放、精简各种审批权力,各省市国资委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都下放了一些权力。国资委自身也在下放权力,经过清理,取消、下放了20多项审批权力。其他的我们还在清理当中,随着清理的推进,随着改革的进展,该放下去的一定要放到位,该取消的一定要取消。[肖亚庆]: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初步进展。比如,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开展了多层次的试点,比如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的试点,国投、中粮集团两个公司都进行了试点。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他们的积极性也比较高,试的效果也不错。比如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的试点,我们在国药集团、中国建材、中国节能、新兴际华集团开展了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真正把权力放在董事会,特别是新兴际华集团的试点更先走一步,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所以总经理压力很大,经理班子压力也很大,因为有任期制,在原有基础上,在考核的问题上往前进了一步。在中央企业的集团层面还是第一次。[肖亚庆]:当然,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的看,中央企业的负责人对改革还是充满了热情,大家改革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这里面既有外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身有压力。中央企业有106家,但是从企业自身来看,现在无论是机制体制,还是管理能力,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举个例子,比如现在企业的管理层级还比较多,四五级的大部分都是,还有更多层级的,不改怎么行?肯定要改。我们再看一看优秀的跨国公司,再看一看优秀的民营企业,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跑在前面。国企的管理者自己就讲,“我们要和他们比,要和他们在一起市场竞争”。内生的动力自然就产生了,必须要改革,要压缩层级。所以,总的看,大家热情很高,克服困难的决心也很大,对改革取得成效的信心也很大。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的管理者对改革可能认识不到位,可能有极个别的人对改革的困难遇到了阻力,担当精神不够,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这是个别的。对于这些个别的人,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先出清。必须把改革做好,这是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者现在的心情。[肖亚庆]:刚才问到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我想简要讲一下。我们改革的任务很重,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都做了部署,国资委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同时要研究一些规范性文件,使得我们的改革政策更加具体、更加可操作、行之有效。二是要深入推进十项改革试点。三是要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资委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理清。四是完成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五是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力度。我们现在还有一些企业不是公司制,以《企业法》注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大股权多元化,包括积极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六是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我刚才举例子也谈到了这一点。七是推动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去年6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效果不错。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八是要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九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国企改革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想我们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谢谢。[彭博新闻社记者]:我有几个问题想向您提一下,首先,我们知道在国企分类改革的过程中会根据国企的性质,比如有些是商务公司,有些是公益性质的公司,来进行分门别类。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公司,比如电信公司、能源公司也有一些商业方面的用途,如何来推进这些公司的改革?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您提到了我们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主要有十项重点任务,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重点的企业、公司一直在推动相关的改革,具体的改革成效是什么样的?相关的计划是如何部署的?第三个问题,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是否会以新加坡的淡马锡公司作为作为一个范例来推进改革?[肖亚庆]:谢谢你提问。淡马锡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国企管理和国资监管方面确实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从国资委到各个企业,我们和淡马锡都有很好的关系。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淡马锡这些年的进展。关于分类和十项试点工作,今年2月25日,张喜武副主任已经和部分媒体做了沟通,我想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请喜武副主任再介绍一下。[张喜武]:谢谢亚庆同志,也谢谢彭博社的这位先生。我理解你刚才问的三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为什么分。第二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十项试点工作。第三个是面临的最大挑战。[张喜武]: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也是今年国企改革的一项重点、难点。对国有企业分类,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过去国企包括央企战略定位不清、考核针对性不强也不尽科学的问题。你对分类还比较清楚,确实,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两类企业的共同点是,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要融入到市场经济,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都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张喜武]:两类的不同点在于:从发展的角度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公益类企业重点是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改革要求的角度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可以是独资,也可以是控股,也可以是参股。公益类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国有独资。从考核的标准来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考核经营业绩的完成情况,公益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考核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保障能力。关于你提到的今年十项试点这项工作。国有企业的试点是今年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不能迈开步子,趟出路子,决定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从2014年开始,国资委就选择了中粮集团和国投公司进行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今年我们又将要推出十项改革试点。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要推出若干个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可以说,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是坚持试点先行、直奔问题,力求充分发挥试点在整个全局工作中起到示范、突破、带动的作用,切实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通过改革的试点,我们想试出新体制、试出新机制、试出新成效、试出新经验、试出新局面。[张喜武]:关于刚才你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淡马锡的问题。刚才亚庆主任已经对淡马锡的问题作了回答。我想说关于挑战。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挑战、面临着困难。国有企业改革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们遇到的难度、硬度、深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主要是改革开放30多年所积淀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挑战和困难错综复杂,所以只有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我认为,当前国企改革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还是处理好国有企业激发活力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关系问题。因为,活力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动力源,也是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的生成基;监管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防护网,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激发活力和加强监管相结合,二者有机结合,不可偏废。谢谢。[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我这几天一直在旁听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的小组讨论,有不少应该是您的同事,都是过去央企的负责人,他们在会上纷纷吐苦水,感觉现在对他们的管理太细了,以至于感觉自己像一个车间,不像一个企业。您曾经也做过央企的主要负责人,现在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掌门人,您对他们的这种感触有何看法?我们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了角色转变,要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对国资委来说,实际上转变就意味着简政放权、自我革命。刚才你们谈到了下放了多少权利,可是外界实际上感觉到我们似乎在自我革命这块动静不是很大,请问肖主任,今年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突破,未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肖亚庆]:谢谢您提问,感谢您经常倾听企业负责人的声音。就监管来讲,现在您说的有一部分是赞成的,就是管的太细了,需要下一步改革,让企业真正能够成为市场主体。但同时还有另外一方面我要讲,就是管得太弱了,还有很多监管不到位的地方,所以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和我们监管不到位也是有关系的。 这种情况说明,这次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如此艰巨的情况下,国资委自身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关系全局的要点。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谋划,也一直在推进。怎么改?刚才您提到我们现在的权力、现在的规范、现在的一些事项要进一步清理。一是要转变定位,要向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要优化、精简、调整国资监管事项。二是要把两个清单搞清楚,一个是权力清单,再一个是责任清单。做到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坚决到位;不该管的要退出来,让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肖亚庆]:刚才您谈到的有三个归位的问题。依法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要归位于企业,这个我们也在清理当中。还有一些事项已经延伸到企业下面了,就是一级、二级甚至三级企业的要收回,职责到哪儿就监管到哪儿,这个原则上要归位于一级企业。国资委现在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这也在梳理,就是归位于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些职能也在理顺,进行调整。以后我们重点要监管好国有资本的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的安全。所以,国资委的改革任务是很重的,我们自身也在学习,也在提高,也在梳理,也在改革。对国资委自身的改革,我们坚定不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确实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该管的坚决去掉。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正在研究,以适应改革的要求,以完成改革的任务。谢谢。[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去产能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首,近期国务院的一些文件中也明确了国资委和各级政府对去产能负总责。请问您作为国资委主任,对负总责如何去做?我们注意到,长期以来央企是对外投资的主体,请您介绍一下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和监管方面的情况。[肖亚庆]:谢谢您提问。我理解,你想问的问题是,现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产业结构偏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也很重,央企重化工领域资产总额接近70%。央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主动作为,有几个方面。一是要抓好“三个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对于国家战略需要、央企有优势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等,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央企长期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处置力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肖亚庆]:二是要讲“三个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央企的创新实力很强,成果也很多,比如去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励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特等奖几乎都是央企获得的,奖项总数的34%是央企取得的,但是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再比如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使得央企的商业模式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再比如创新驱动,大企业如何开展“双创”,如何把“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做好,如何在“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大战略中,让央企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方面都需要我们在管理、技术,甚至在商业模式上有新的创新。[肖亚庆]:三是抓好“三品”:品种、品质和品牌。这方面央企要率先带头。我们现在产品不少,种类也不少,但是精品不多,品牌更少。我看了一下,国际品牌集团评选的品牌100强当中,央企现在还没有,世界品牌实验室2015年的世界500强中,央企只有11个,而央企进入世界500强的有47家。从老百姓需求来看,很多质量、品种远远满足不了,也包括央企从事的行业所提供的服务。这方面就是我们的潜力,要把这个做好。至于您谈到的海外资产的监管,央企海外机构大致有8000多家,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投资。这些年来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我们会在这一轮改革中把这件事作为重点加以研究和推动。谢谢。[金融时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昨天傅成玉先生提到石油的三大公司,他说从外面看是三大公司,内部看每个公司是一个领域,效率很低。所以我想问一下肖主任有没有一些计划,关于石油行业具体的蓝图改革,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第二个问题有点相关,现在新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怎么避免大而不强的问题变得更严重?[金融时报记者]:谢谢您提问。傅成玉委员提的问题从反方向来看也是有答案的,从我们中央企业内部来看,昨天他讲的是“三大油”纵向产业链都是完整的,外面是三个石油公司,各有分工不同。在内部看,很多都是重复的。这个问题不仅在“三大油”存在,在其他企业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改革需要完成和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去年移动、电信和联通建立了铁塔公司,原来三大通信公司建的发射塔都选择了某一个最佳地区,一家建一个,周边的居民有意见,还浪费了很多资源。所以每家出一定的股份共同享用这些技术资源,就减少了很多浪费,又给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其他央企此类事还比较多,可以改革的地方还不少。我们正在努力消除各个纵向的、多余的环节。从横向来讲,中间的隔阂也要尽可能用市场化的办法消除掉,使内部的效率更加提高,既搞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也在同行业之间做一些横向的整合,使我们的资源能够共享、服务更加优质、价格能够降下来,使得企业运行更加顺畅,特别是对市场的反应更快。比如我们前几年做的尝试,电力建设公司和电力投资公司,很多发电企业既搞电厂、又搞电力设备制造、还搞电力建设,规模都不大,自成体系,内部循环。这本身与市场的规律就不相符合。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在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相信肯定会有更多的成果。[肖亚庆]:您讲的大而不强的问题。我们现在是要把做强做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量的扩张有个历史的过程,现在在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大的企业变得更强更优。有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入更符合市场竞争的其他产业链当中。举一个例子,现在106家企业,最大的企业资产40138.5亿,最小的企业资产47.1亿,最大企业的职工人数152万,最小企业职工人数以千计,所以差别很大。由此看来,我们改革的任务很重,改革的内容很多,改革的事项也很繁杂。我们就是要从这些事情一点一滴入手,把它解决好。谢谢。[经济参考报记者]:我想请问肖主任,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整个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也在下滑,特别是中央企业也出现了负增长,今年中央企业是不是有可能扭转这样的下滑趋势,会有怎样的具体措施和计划?[肖亚庆]:谢谢你提问。去年中央企业整体利润出现了负增长,负增长6.9%。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油价格去年全年通算下来下降了47%左右,再加上其他大宗商品,比如钢铁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剔除石油价格的影响,去年央企总的利润是增长7.5%。但不管怎么说,央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同样感觉到了压力。 今年以来,大家对压力的感觉已经变成了动力,正在努力。今天给大家报告一下,到目前为止央企的状况。1—2月份,总的央企的利润增长了4.7%,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32%左右,央企今年的情况相对稳定。当然,利润去年同期的基数比较低,有这个原因。也要看到各个央企在稳增长当中、在提效益当中做了大量工作。央企的增加值占到全国GDP的近1/10,上缴的税费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也比较大,所以央企理应在稳增长当中率先努力做出贡献。 但是,我们也要看现在的经济下行压力,一方面确实是需求不旺,一方面需要改革。我感到,下行压力到底有多大,大家都有预期,但超过合理的预期就是恐慌。今年2月29日我们召开了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动员会,会后听大家在谈到今年经济时,你们也看到了几个大的企业在“两会”之前对本企业、本行业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态势都在做详细的分析,可以说他们都是心中有定力、心中有数的,在经济下行、市场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怎么样保增长、怎么样稳住市场,都有自己很多具体的措施,也请大家关注各个企业。[肖亚庆]:但我要说的是,就部分行业目前所处的状况来看,恐慌心理比下行压力更可怕,会带来更大的下行。大宗商品包括石油,超低的价格,我认为不正常。很多商品价格已经远低于它的制造成本,怎么能够持续下去?我们13亿人,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人均消耗的能源量、人均拥有的资源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用气、用电量从全球看依然是比较低的。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阶梯电价,第一级的电量也只有100多度、200度。看看发达国家,或者是同样和我们人均GDP差不多的国家,它们的能源消耗是多少?我们现在13亿人奔小康,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的市场大得很,关键是从央企开始,从我们做起,要振奋精神,要真抓实干,要把产品质量提高,把成本降下来,给人民提供更多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所以,总体上看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还在努力,正在努力,央企、国有企业一定要在稳增长中率先作贡献,克服当前的困难,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谢谢。[上海第一财经记者]:有个问题问肖主任,有媒体报道有30家央企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预计业绩是亏损的,央企将成为年报亏损重灾区。也有人认为有相当一批国企低效,缺乏竞争力。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的?您是怎么评价的?[肖亚庆]:谢谢您提问,请黄丹华副主任就上市公司业绩的情况介绍一些细节。[黄丹华]:谢谢亚庆主任,也谢谢记者提问。刚才说到上市公司的情况。在沪深两市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有286户,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在总市值中占20%。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一直致力于培育推动上市公司成为有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给投资者以长期稳定回报的优质的上市公司。 我们也注意到了刚才这位记者先生提到的企业亏损情况。我们做过分析,主要还是在煤炭、钢铁、有色这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企业亏损和行业有关,同时也有自身经营的问题。国资委推动这些企业提质增效,调整布局结构,加大重组力度,整合优质资产,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本增效、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推动控股上市公司成为优质上市公司。谢谢。[中国日报社记者]:我们知道今年有可能是十年来最大力度的国资改革。国资委目前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风口浪尖和前沿阵地。在现实过程中牵涉各方利益,国资委自身应该如何与央企建立一个适应新要求的新关系和新秩序?如何看待各方利益的不同需求?[肖亚庆]:谢谢你提问。刚才我已经做过介绍,国资委在下一步改革中,自身一定要做好转变的问题,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比如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个清单要明确列出,在改革当中我们自身哪些职能要进行调整,这方面我们正在抓紧工作。 我想,方方面面的利益平衡肯定是任何改革都要面对的,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目标,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也使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所以,这个利益是共同的,这个利益也是我们大家努力的最终方向。国企的改革不是把企业搞弱了、搞小了、搞僵化了,而是进一步在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上下功夫,使国有企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发挥。谢谢。[香港中评社中评网记者]:我们注意到“十三五”规划中特别提到了建设“京台高铁”这部分,我们知道这部分肯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支持,我想请问肖主任,国资委在下一步会有什么样具体的措施和方案来支持京台高铁的建设?[肖亚庆]:谢谢你提问。问到高铁,高铁公司属中国铁路公司,目前不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但是谈到高铁,我有兴趣说两句。第一,高铁是中国一张非常靓丽的品牌,我多次乘坐高铁,非常好,非常快,也非常舒适。作为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来讲,如果有需要,我们支持高铁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中车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南车、北车合并以后,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了,现在坐高铁,380比原来更漂亮了、更快了、更安全了,高铁的通信和信息化的公司也在国资委监管,这些方面他们正在研究更新的技术,使得高铁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安全、更加稳定、更加可靠。 我还要说的是,高速铁路中国现在已经到了1.9万公里,占全世界的60%以上,我们还在发展。这样发展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作为国有企业,作为央企,只要有投资的机会,有发展机会,国家支持的项目我们肯定支持。谢谢。[香港紫荆杂志和紫荆网新媒体记者]:肖主任你好,90年代中后期以及本世纪初的国企改革曾引发了一轮下岗潮,特别是地方国企改革造成下岗的现象更为严重。随着2016年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全面启动,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下岗潮?对此有何应对措施?此外也有声音提到,中国国企改革要达到目的,其关键在于政企分开,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肖亚庆]:谢谢你提问。可以肯定的是,深化改革,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得到平衡发展,特别是要保护员工的利益。作为国有企业,作为央企,更应该是这样。90年代的情况和现在大有不同,我们几位在90年代可能都在企业,经历过那一轮的改革,我想很大的不同,一个是我们现在的底子比原来厚实多了。90年代的时候,我们在座的各位可以想像,人均收入水平,包括员工的收入水平,当时整体的经济实力,也包括各个企业所拥有的财力,整体市场发展的程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企业管理者经历过几轮的市场波动以后,对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处理好企业发展、员工利益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关系,把握的能力、掌控的能力应该说都日臻成熟。所以,保护员工的利益始终是下一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兼并重组,尽可能少破产,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任何改革涉及到职工利益时,要稳妥地处理好。我相信,不会出现下岗潮,不会出现您想象的90年代那种情况,我相信企业会处理好。作为监管部门,也要求企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确保各方面利益。政企分开是改革的基本要求,在这方面我刚才介绍了很多了。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会进一步发挥,同时监管的力量也会进一步加强,相得益彰,共同推进,促进改革深入推进下去。谢谢。谢谢各位记者,今天由于主持人给的时间不够,我看很多记者没有机会提问,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国企,继续关注国资改革,我们会经常创造机会和大家交流。谢谢大家。[主持人 祝寿臣]: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