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14Vb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国家账本,钱怎么“挤”要动谁的奶酪?/e3pn4lb1l/e3pohqpj3/e3q97l5ls3月7日上午,新任财政部长肖捷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亮相,回答记者提问。在谈到今年预算安排时,肖捷说:“今年既要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又要保证重点领域的支出,财政收支矛盾很大。要做到预算收支平衡,坦率地说很不容易,在预算的安排上,我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做好加减法。”被称作“国家账本”的预算报告,事关国家“钱袋子”和民生福祉,在每年的两会上,都备受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是一份审慎、专业的报告,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高培勇,这样评价今年的预算报告。从财政的大盘子看,今年“国家账本”有三大重点:一是继续减税降费,放水养鱼降成本,二是赤字率与去年持平,仍保持在3%;三是把能省的钱省下来,不该花的钱“挤”出来,统筹用在“刀刃”上。这三大重点中,有两项都涉及到部门利益,是要动“奶酪”的!该减的要减:放水养鱼降成本“降成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委员表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仍是大力实施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企业降低税负5700亿元,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今年具体的减税政策包括: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释放更大减税效应;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等。实行上述税收政策,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去年减税5700亿元,今年再减3500亿元,这个力度还是相当大的。“着力降低企业成本,需要在完善已有减税政策的基础上,大力清除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隐性成本,特别是要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把企业的负担真正降下来。”贾康认为。如果说去年是税制改革大年,那么今年就是费改大年,全年将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具本的降费举措包括: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等。“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降成本,是比政府直接投资更加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教授表示。该花的要花:保障民生兜底线“扩大支出规模,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应有之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今年的“国家账本”在财力安排上,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支出的重点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适度扩大有效需求,三是加大对基本民生保障和扶贫、农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投入。扶贫方面,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增长30.3%,用于支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统筹安排农业、教育、社保、医疗等领域用于扶贫的资金,加大产业、教育、健康扶贫支持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2017年,我国将继续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国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医疗卫生方面,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均提高30元,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元和18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5元提高到50元。此外,国家还将继续增加阶段性财力补助规模,统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转移支付,加大对资源能源型和财政困难地区支持力度,兜住保障基本民生的底线。该省的要省:节用裕民提效益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既要大规模减税降费,又要保障财政支出强度不减,那么钱从哪里来呢?“2017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仍保持在3%,没有进一步增加,表示政府更加重视和有效防范财政风险。”高培勇说,以往以扩大赤字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应当体现新的思路,就是要突出一个稳字。赤字率3%这个防线,对防范财政风险具有标志性意义,不能轻宜突破。“今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好用好,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解决支出项目只减不增的固化格局。”刘尚希认为,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部门固有利益格局,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加大民生投入,有不少钱是挤出来的。今年的“国家账本”,对绩效不高的项目,减少了预算安排或不再安排。比如,在中央基建投资方面,减少对小、散项目投资补助,集中用于异地扶贫搬迁、重大水利工程及灾后水利重建、城市排水排涝设施建设、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中西部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有一些钱是搜家底“搜”出来的。将“沉睡”的资金唤醒,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把一些趴在账上的沉淀结余资金用起来,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有不少钱是省出来的。压缩一般性支出,节用裕民。2017年,财政将继续减少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力投入民生等领域。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大力调整和压减中央本级一般性支出,主要包括:一是继续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压减会议费、培训费、宣传费、咨询费、软课题经费和涉企补助等支出。二是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三是对政策目标已经实现的项目,不再安排预算;对实施环境发生变化的项目,重新核定预算。同时,要求并指导地方财政做好压减一般性支出等工作,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李丽辉 吴秋余)1488870060000责编:chenrong人民日报中央厨房148887006000011["9CaKrnK143p","9CaKrnK1250","9CaKrnK124Y","9CaKrnK124S"]//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307/20170307030225689.png{"email":"chenrong@huanqiu.com","name":"chenrong"}
3月7日上午,新任财政部长肖捷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亮相,回答记者提问。在谈到今年预算安排时,肖捷说:“今年既要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又要保证重点领域的支出,财政收支矛盾很大。要做到预算收支平衡,坦率地说很不容易,在预算的安排上,我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做好加减法。”被称作“国家账本”的预算报告,事关国家“钱袋子”和民生福祉,在每年的两会上,都备受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是一份审慎、专业的报告,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高培勇,这样评价今年的预算报告。从财政的大盘子看,今年“国家账本”有三大重点:一是继续减税降费,放水养鱼降成本,二是赤字率与去年持平,仍保持在3%;三是把能省的钱省下来,不该花的钱“挤”出来,统筹用在“刀刃”上。这三大重点中,有两项都涉及到部门利益,是要动“奶酪”的!该减的要减:放水养鱼降成本“降成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委员表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仍是大力实施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企业降低税负5700亿元,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今年具体的减税政策包括: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释放更大减税效应;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等。实行上述税收政策,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去年减税5700亿元,今年再减3500亿元,这个力度还是相当大的。“着力降低企业成本,需要在完善已有减税政策的基础上,大力清除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隐性成本,特别是要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把企业的负担真正降下来。”贾康认为。如果说去年是税制改革大年,那么今年就是费改大年,全年将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具本的降费举措包括: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等。“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降成本,是比政府直接投资更加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教授表示。该花的要花:保障民生兜底线“扩大支出规模,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应有之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今年的“国家账本”在财力安排上,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支出的重点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适度扩大有效需求,三是加大对基本民生保障和扶贫、农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投入。扶贫方面,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增长30.3%,用于支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统筹安排农业、教育、社保、医疗等领域用于扶贫的资金,加大产业、教育、健康扶贫支持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2017年,我国将继续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国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医疗卫生方面,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均提高30元,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元和18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5元提高到50元。此外,国家还将继续增加阶段性财力补助规模,统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转移支付,加大对资源能源型和财政困难地区支持力度,兜住保障基本民生的底线。该省的要省:节用裕民提效益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既要大规模减税降费,又要保障财政支出强度不减,那么钱从哪里来呢?“2017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仍保持在3%,没有进一步增加,表示政府更加重视和有效防范财政风险。”高培勇说,以往以扩大赤字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应当体现新的思路,就是要突出一个稳字。赤字率3%这个防线,对防范财政风险具有标志性意义,不能轻宜突破。“今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好用好,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解决支出项目只减不增的固化格局。”刘尚希认为,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部门固有利益格局,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加大民生投入,有不少钱是挤出来的。今年的“国家账本”,对绩效不高的项目,减少了预算安排或不再安排。比如,在中央基建投资方面,减少对小、散项目投资补助,集中用于异地扶贫搬迁、重大水利工程及灾后水利重建、城市排水排涝设施建设、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中西部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有一些钱是搜家底“搜”出来的。将“沉睡”的资金唤醒,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把一些趴在账上的沉淀结余资金用起来,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有不少钱是省出来的。压缩一般性支出,节用裕民。2017年,财政将继续减少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力投入民生等领域。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大力调整和压减中央本级一般性支出,主要包括:一是继续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压减会议费、培训费、宣传费、咨询费、软课题经费和涉企补助等支出。二是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三是对政策目标已经实现的项目,不再安排预算;对实施环境发生变化的项目,重新核定预算。同时,要求并指导地方财政做好压减一般性支出等工作,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李丽辉 吴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