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6T30作者:徐文婷 谭卓曌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代表委员向往的老年生活:没有慢性病困扰、不把看孙子当义务/e3pn4lb1l/e3poicfse/e3ptul15g【环球时报赴两会记者 徐文婷 谭卓曌】编者的话: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高到14%,法国用了130年,澳大利亚和美国用了近80年,而我国只用了27年。如何应对“银发浪潮”,让老年人过上保障多、服务全、焦虑少的生活,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道新考题。两会期间,我们特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畅谈自己理想的老年生活,并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陈义汉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没有慢性病的困扰我国老年人已超过2.3亿,80%以上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常常抱病终身,备受折磨。遗憾的是,老年人往往只关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却忽视了预防。作为心脏病医生,我呼吁老年人强化疾病预防意识。想在老年时光里,没有慢性病的侵袭,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和社会适应力,哪怕到了八九十岁,仍精气神十足,就必须提高全民预防意识,做好四大方面。 一是合理膳食。近年来,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与不合理的膳食不无相关。建议食不过量,三餐分配要均衡、合理。二是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静坐是健康的大敌。运动增强体能,能使我们保持有型的身材,还能让我们充满朝气,轻松面对生活。三是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和肺癌的易患因素,而酗酒则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四是心理平衡。老年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躯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多出去走一走,参加社区活动,利于老人保持心情舒畅。社区和上级医院应设立老年人心理咨询室,专门解决老人的心理问题,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李秋代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院长)不把看孙子当义务受传统文化影响,多数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利用闲暇时光帮忙带孩子。如老人身体硬朗,儿孙绕膝的生活利于身心健康。但身体不好的老人,最好不要把照顾孙辈作为生活的全部,更不能将其视为义务。对离子女较远或不愿跟其一起生活的老人来说,社区养老是一个好办法。约上几位老人,白天到社区养老机构打牌、聊天、跳舞、唱歌,老有所伴,晚上各自回家,舒适方便。对年龄较大、起居不便、长期患病的老人来说,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是非常好的去处,既不会孤单,还能享受较好的医疗保障。我也做过养老计划:刚退休时居家养老,等年纪大了,更希望和伙伴们到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去。不可否认,如今仍有很多人排斥养老机构,认为被儿女送到养老院就是“老无所养”。在我看来,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都要尊重老人和子女双方的选择。如果老人的观念比较保守,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难以接受养老院,就应顺应他们。我们这代人思想比较开放,且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今后养老不能完全指望孩子,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养老院。▲冯远征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盼望旅游和互助养老这两年,我的岳父岳母不爱出门,心情不好,食量也变小了。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时,我就在想自己该如何养老。我的答案是旅游养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和爱人环游世界。出去走走有很多好处,旅游中,你要思考如何应对无法预知的问题,还要积极搜索热门景点、主动学习不同语言,这些都利于锻炼身心,保持健康。如老人没有财力和体力去旅游,可以互助养老。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年朋友住在一起集中养老,各有分工,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相帮助和服务。要实现互助养老,首先要解决房子问题,政府将闲置的空房、公建用房等盖成小型老年公寓,是一种解决办法。另外,每周最好有一两位年轻志愿者探望这些老人,陪他们买生活必需品,了解其健康情况。或是老人们自己集资,请日间照料人员每周上门服务。▲吴浩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在小区能过得很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更是民之所需。我理想中的养老生活是不出小区,就能享受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等医疗服务。社区有良好的养老氛围,孤独时能与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下棋,有更多精神交流。还能与社区幼儿园的孩子打招呼、说话,建立联系。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进。硬件设施。不少社区楼下配备了健身器材,但多数适合年轻人,应多购置一些太空慢步器、上肢牵引器等适合老人的器械。小区应安装电梯,道路设计要无障碍化,以便老人下楼走一走。社交活动。居委会可与社区幼儿园协调,定期组织老人与孩子互动。老人带孩子玩耍,利于降低抑郁风险。日间照料。有些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社区机构或社会组织为他们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社区医疗。为了让老人的小病、慢性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解决,政府应解决基层缺医少药的问题。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但愿各地尽快落实。护理中心。病人出院后需要康复治疗,如就近的二级医院能建立护理中心,有利于居家养老的完善。▲张琳代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要提前储蓄资金目前,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有三大支柱:一是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缴纳,不过保障水平偏低。二是企业年金,它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如果你既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又参加了企业年金,退休后就能领两份养老金。三是商业养老保险,由保险公司开办,能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不足,且选择比较多样化。想要一个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仅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不够的。为了做好养老准备,每个人都要提前储蓄资金,买养老保险。目前,两种保险值得关注。2017年,《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办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社会公众投保可享受一定程度上的税收优惠。即将步入老年生活的人最好提早购买长期护理保险,一旦因为疾病或伤残需要长期照顾时,会有护理服务费用补偿,减轻护理费用支出压力。▲15205033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林芝环球时报152050338000011["9CaKrnK6STV","9CaKrnK6SwU","9CaKrnK6Sqh","9CaKrnK6Sc4","9CaKrnK6S96"]{"email":"lilinzhi@huanqiu.com","name":"李林芝"}
【环球时报赴两会记者 徐文婷 谭卓曌】编者的话: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高到14%,法国用了130年,澳大利亚和美国用了近80年,而我国只用了27年。如何应对“银发浪潮”,让老年人过上保障多、服务全、焦虑少的生活,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道新考题。两会期间,我们特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畅谈自己理想的老年生活,并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陈义汉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没有慢性病的困扰我国老年人已超过2.3亿,80%以上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常常抱病终身,备受折磨。遗憾的是,老年人往往只关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却忽视了预防。作为心脏病医生,我呼吁老年人强化疾病预防意识。想在老年时光里,没有慢性病的侵袭,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和社会适应力,哪怕到了八九十岁,仍精气神十足,就必须提高全民预防意识,做好四大方面。 一是合理膳食。近年来,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与不合理的膳食不无相关。建议食不过量,三餐分配要均衡、合理。二是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静坐是健康的大敌。运动增强体能,能使我们保持有型的身材,还能让我们充满朝气,轻松面对生活。三是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和肺癌的易患因素,而酗酒则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四是心理平衡。老年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躯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多出去走一走,参加社区活动,利于老人保持心情舒畅。社区和上级医院应设立老年人心理咨询室,专门解决老人的心理问题,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李秋代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院长)不把看孙子当义务受传统文化影响,多数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利用闲暇时光帮忙带孩子。如老人身体硬朗,儿孙绕膝的生活利于身心健康。但身体不好的老人,最好不要把照顾孙辈作为生活的全部,更不能将其视为义务。对离子女较远或不愿跟其一起生活的老人来说,社区养老是一个好办法。约上几位老人,白天到社区养老机构打牌、聊天、跳舞、唱歌,老有所伴,晚上各自回家,舒适方便。对年龄较大、起居不便、长期患病的老人来说,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是非常好的去处,既不会孤单,还能享受较好的医疗保障。我也做过养老计划:刚退休时居家养老,等年纪大了,更希望和伙伴们到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去。不可否认,如今仍有很多人排斥养老机构,认为被儿女送到养老院就是“老无所养”。在我看来,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都要尊重老人和子女双方的选择。如果老人的观念比较保守,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难以接受养老院,就应顺应他们。我们这代人思想比较开放,且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今后养老不能完全指望孩子,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养老院。▲冯远征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盼望旅游和互助养老这两年,我的岳父岳母不爱出门,心情不好,食量也变小了。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时,我就在想自己该如何养老。我的答案是旅游养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和爱人环游世界。出去走走有很多好处,旅游中,你要思考如何应对无法预知的问题,还要积极搜索热门景点、主动学习不同语言,这些都利于锻炼身心,保持健康。如老人没有财力和体力去旅游,可以互助养老。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年朋友住在一起集中养老,各有分工,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相帮助和服务。要实现互助养老,首先要解决房子问题,政府将闲置的空房、公建用房等盖成小型老年公寓,是一种解决办法。另外,每周最好有一两位年轻志愿者探望这些老人,陪他们买生活必需品,了解其健康情况。或是老人们自己集资,请日间照料人员每周上门服务。▲吴浩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在小区能过得很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更是民之所需。我理想中的养老生活是不出小区,就能享受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等医疗服务。社区有良好的养老氛围,孤独时能与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下棋,有更多精神交流。还能与社区幼儿园的孩子打招呼、说话,建立联系。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进。硬件设施。不少社区楼下配备了健身器材,但多数适合年轻人,应多购置一些太空慢步器、上肢牵引器等适合老人的器械。小区应安装电梯,道路设计要无障碍化,以便老人下楼走一走。社交活动。居委会可与社区幼儿园协调,定期组织老人与孩子互动。老人带孩子玩耍,利于降低抑郁风险。日间照料。有些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社区机构或社会组织为他们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社区医疗。为了让老人的小病、慢性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解决,政府应解决基层缺医少药的问题。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但愿各地尽快落实。护理中心。病人出院后需要康复治疗,如就近的二级医院能建立护理中心,有利于居家养老的完善。▲张琳代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要提前储蓄资金目前,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有三大支柱:一是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缴纳,不过保障水平偏低。二是企业年金,它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如果你既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又参加了企业年金,退休后就能领两份养老金。三是商业养老保险,由保险公司开办,能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不足,且选择比较多样化。想要一个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仅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不够的。为了做好养老准备,每个人都要提前储蓄资金,买养老保险。目前,两种保险值得关注。2017年,《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办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社会公众投保可享受一定程度上的税收优惠。即将步入老年生活的人最好提早购买长期护理保险,一旦因为疾病或伤残需要长期照顾时,会有护理服务费用补偿,减轻护理费用支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