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iC6J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人民网评:以高质量发展应对“稳中有变”/e3pn4lb1l/e7lgfvm92/ed4525oodGDP闯过90万亿元大关,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最终消费对增长贡献率达76.2%,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日前,渐次出炉的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一如既往地引发了各界高度关注。总体上看,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经济结构呈现出新气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整体步入“重质不轻量”的提质增效新阶段。同时,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如何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妥化解各种风险矛盾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从各方舆情来看,一方面肯定与信心的声音占据主流,如论者言“6.6%的增长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普遍认为经济基本面仍相对稳健,对经济的韧性、政策的延续性持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也有焦虑和担忧的情绪,比如认为“经济依然依赖房地产”、对经贸摩擦和低生育率的影响估计不足等。由此,也衍生出了杂音和噪音,有的遇到困难想退回粗放型老路,有的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便泄了气,有的喊着为了“六稳”放松质量要求。面对干扰必须头脑清醒,牢牢扭住高质量这个“根本要求”,心无旁骛把自己的事办好、办扎实。经济分析难就难在“归因”二字。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和风险隐患,外部来看在于世界经济的艰难行进,但外贸占我们整个盘子的比例不算大,摩擦导致的些许波动与内部需求的回旋余地相比更是有限、可控;内部来看,压力主要来自转型的阵痛,需要承认从“快”字当头的规模扩张,转向“好”字优先的质量赶超,现在承受的痛苦是暂时的,也是必要的。越是艰难处,越要破除迷思,越要看清楚问题是出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上,越要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长期、曲折、艰苦的任务,是必须要迈过去的坎。成功迈过这道坎,以质量提升对冲下行压力,我们方能“破茧成蝶”、迎来可持续的繁荣。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对追求卓越的企业来说,商战要以质取胜、凭自主创新和品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不能总靠“山寨版”、拼成本乃至卖苦力来维持,而高精尖产品的攻关、“卡脖子”领域的突破,工匠精神的塑造、经营策略的求变,都不是线性的按部就班。对政府来说,终结土地财政,治理“僵尸企业”、清理地方债务,“铺摊子”到“上台阶”必然冲击税收。宏观上的结构优化,亟待化解风险、排除隐患,也要反复试错,让供求在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上实现新的动态均衡。这都离不开量变到质变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所以,把握“破茧成蝶”的契机,要下锲而不舍的笨功夫,伺机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围;根治“大而不强”的痼疾,要勉力保持“换挡不失势”,咬牙闯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口。劳动者报酬占比如何进一步提高,减税降费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如何平衡,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如何因城施策,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如何改革发力,人口红利从数量转为质量如何破题。概言之,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时时考验我们的耐心与定力。增进政策系统性、协同性,以最小代价赢得最优发展,我们必能将“变中有忧”改写为“变中有优”。1551502185000责编:千帆人民网-观点频道1551502185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GDP闯过90万亿元大关,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最终消费对增长贡献率达76.2%,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日前,渐次出炉的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一如既往地引发了各界高度关注。总体上看,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经济结构呈现出新气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整体步入“重质不轻量”的提质增效新阶段。同时,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如何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妥化解各种风险矛盾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从各方舆情来看,一方面肯定与信心的声音占据主流,如论者言“6.6%的增长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普遍认为经济基本面仍相对稳健,对经济的韧性、政策的延续性持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也有焦虑和担忧的情绪,比如认为“经济依然依赖房地产”、对经贸摩擦和低生育率的影响估计不足等。由此,也衍生出了杂音和噪音,有的遇到困难想退回粗放型老路,有的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便泄了气,有的喊着为了“六稳”放松质量要求。面对干扰必须头脑清醒,牢牢扭住高质量这个“根本要求”,心无旁骛把自己的事办好、办扎实。经济分析难就难在“归因”二字。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和风险隐患,外部来看在于世界经济的艰难行进,但外贸占我们整个盘子的比例不算大,摩擦导致的些许波动与内部需求的回旋余地相比更是有限、可控;内部来看,压力主要来自转型的阵痛,需要承认从“快”字当头的规模扩张,转向“好”字优先的质量赶超,现在承受的痛苦是暂时的,也是必要的。越是艰难处,越要破除迷思,越要看清楚问题是出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上,越要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长期、曲折、艰苦的任务,是必须要迈过去的坎。成功迈过这道坎,以质量提升对冲下行压力,我们方能“破茧成蝶”、迎来可持续的繁荣。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对追求卓越的企业来说,商战要以质取胜、凭自主创新和品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不能总靠“山寨版”、拼成本乃至卖苦力来维持,而高精尖产品的攻关、“卡脖子”领域的突破,工匠精神的塑造、经营策略的求变,都不是线性的按部就班。对政府来说,终结土地财政,治理“僵尸企业”、清理地方债务,“铺摊子”到“上台阶”必然冲击税收。宏观上的结构优化,亟待化解风险、排除隐患,也要反复试错,让供求在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上实现新的动态均衡。这都离不开量变到质变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所以,把握“破茧成蝶”的契机,要下锲而不舍的笨功夫,伺机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围;根治“大而不强”的痼疾,要勉力保持“换挡不失势”,咬牙闯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口。劳动者报酬占比如何进一步提高,减税降费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如何平衡,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如何因城施策,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如何改革发力,人口红利从数量转为质量如何破题。概言之,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时时考验我们的耐心与定力。增进政策系统性、协同性,以最小代价赢得最优发展,我们必能将“变中有忧”改写为“变中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