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iKik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世界看两会】欧洲各界密切关注中国两会/e3pn4lb1l/e7lgfvm92/ed451ph8p央视记者 杨姗姗:我现在是在位于英国伦敦的央视欧洲中心站演播室,为大家带来世界看两会的观察报道。欧洲的商界和智库对于中国的关注相对过去可以说更具有针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者意识到,中国两会是中国政策的风向标,今年的两会自然也是他们关注中国的焦点。两会是欧洲商界观察中国重要窗口央视记者 杨姗姗:我前几天在牛津大学参加一个研讨会,里面提到目前全球的企业并购中,涉及亚太地区的并购,占到了全球20%以上的比重,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企业。中国可以说已经是国际并购案例中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这说明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国际化。那么在国际并购中,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的投资策略,了解中国的产经政策,对于欧洲商界和智库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因此我看到,现在很多西方人看两会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两会是什么,而是像中国的学者一样,开始细致地研究中国的两会说了什么,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点,在我采访德国工业联合会联络人、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托斯登时,他的感受就很明显,来看一下我对他的采访。十五年前,德国人托斯登⋅耶里尼克在剑桥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博士课题:研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当时这样的课题在国际学术届尚属冷门,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中国高科技企业如何走向全球化,成为越来越多西方政商界人士关注的话题。托斯登⋅耶里尼克也因此受雇于德国工业联合会,向德国乃至欧洲国家的政商界讲述中国的产业政策,而中国的两会就是像他这样的学者,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德国工业联合会联络人、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托斯登⋅耶里尼克:欧洲可以向中国学习的是制定政策的远见和长远思考,这一点在欧洲并不常见。2017年,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德国汉堡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汉堡,习主席向与会者分享中国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经验,在欧洲社会引发很大反响,也激发了德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托斯登⋅耶里尼克:德国是一个出口型国家,出口比重很大,也很注重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和工业领域,这些行业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基础设施的发展,所以对于很多德国企业来说,能参与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中的承包商和合作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这是德国商界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欧洲媒体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央视记者 杨姗姗:除了刚才片子中提到的内容,欧洲媒体也对中国两会保持了密切关注,这两天很多欧洲主流媒体都对中国两会给予了报道,涉及的话题也很广泛。首先媒体密切关注了中国经济在2019年的增长目标等一些具体的数据。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认为,这次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非常具体。很多媒体集中关注的话题就是中国的减税政策,英国的《卫报》《金融时报》,英国广播公司都给予了报道。一些评论认为,中国的减税政策目的主要是为了提振经济增长。另外很多媒体如《金融时报》、路透社都聚焦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中国将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设置为6%-6.5%,很多评论认为,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和长期趋势的一个合理判断。同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不再设立一个单一的数字,而是设立经济增长的一个范围目标,说明政府的政策制定更理性,更鼓励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伦敦国王学院教授 凯瑞⋅布朗 :我想政府现在不想让人们受制于一个数字的制约,设立一个数字其实是一个非常限制人想法的方式,毕竟人们要追求的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一个数字,中国政府要的是高质量的增长,而这正是中国政府向外界传递的一个信息。欧洲关注中国教育政策央视记者 杨姗姗:除了关注中国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我意外地发现,还有一些欧洲人很关注中国的教育和培训政策。他们目前也非常关注中国的教育改革,两会有关教育的讨论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因为从长远来看,人口素质逐渐提高,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1551835800000责编:王怡央视新闻客户端15518358000002["9CaKrnKiKcU","9CaKrnKiIh1","9CaKrnKiHWO","9CaKrnKiHWN","9CaKrnKiHWM"]//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306/20190306093806172.png{"email":"shixi@huanqiu.com","name":"王怡"}
央视记者 杨姗姗:我现在是在位于英国伦敦的央视欧洲中心站演播室,为大家带来世界看两会的观察报道。欧洲的商界和智库对于中国的关注相对过去可以说更具有针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者意识到,中国两会是中国政策的风向标,今年的两会自然也是他们关注中国的焦点。两会是欧洲商界观察中国重要窗口央视记者 杨姗姗:我前几天在牛津大学参加一个研讨会,里面提到目前全球的企业并购中,涉及亚太地区的并购,占到了全球20%以上的比重,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企业。中国可以说已经是国际并购案例中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这说明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国际化。那么在国际并购中,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国企业的投资策略,了解中国的产经政策,对于欧洲商界和智库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因此我看到,现在很多西方人看两会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两会是什么,而是像中国的学者一样,开始细致地研究中国的两会说了什么,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点,在我采访德国工业联合会联络人、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托斯登时,他的感受就很明显,来看一下我对他的采访。十五年前,德国人托斯登⋅耶里尼克在剑桥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博士课题:研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当时这样的课题在国际学术届尚属冷门,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中国高科技企业如何走向全球化,成为越来越多西方政商界人士关注的话题。托斯登⋅耶里尼克也因此受雇于德国工业联合会,向德国乃至欧洲国家的政商界讲述中国的产业政策,而中国的两会就是像他这样的学者,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德国工业联合会联络人、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托斯登⋅耶里尼克:欧洲可以向中国学习的是制定政策的远见和长远思考,这一点在欧洲并不常见。2017年,习近平主席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德国汉堡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汉堡,习主席向与会者分享中国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经验,在欧洲社会引发很大反响,也激发了德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托斯登⋅耶里尼克:德国是一个出口型国家,出口比重很大,也很注重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和工业领域,这些行业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基础设施的发展,所以对于很多德国企业来说,能参与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中的承包商和合作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这是德国商界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欧洲媒体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央视记者 杨姗姗:除了刚才片子中提到的内容,欧洲媒体也对中国两会保持了密切关注,这两天很多欧洲主流媒体都对中国两会给予了报道,涉及的话题也很广泛。首先媒体密切关注了中国经济在2019年的增长目标等一些具体的数据。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认为,这次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非常具体。很多媒体集中关注的话题就是中国的减税政策,英国的《卫报》《金融时报》,英国广播公司都给予了报道。一些评论认为,中国的减税政策目的主要是为了提振经济增长。另外很多媒体如《金融时报》、路透社都聚焦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中国将201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设置为6%-6.5%,很多评论认为,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和长期趋势的一个合理判断。同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不再设立一个单一的数字,而是设立经济增长的一个范围目标,说明政府的政策制定更理性,更鼓励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伦敦国王学院教授 凯瑞⋅布朗 :我想政府现在不想让人们受制于一个数字的制约,设立一个数字其实是一个非常限制人想法的方式,毕竟人们要追求的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一个数字,中国政府要的是高质量的增长,而这正是中国政府向外界传递的一个信息。欧洲关注中国教育政策央视记者 杨姗姗:除了关注中国的产业和经济政策,我意外地发现,还有一些欧洲人很关注中国的教育和培训政策。他们目前也非常关注中国的教育改革,两会有关教育的讨论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因为从长远来看,人口素质逐渐提高,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