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r0uQ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黄群慧:数字新基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3pn4lb1l/ed453131m/ed6j74c6n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供给和需求都带来严重冲击。近日,由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美团研究院、新华网主办的“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与中国经济新动能研讨会暨《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就“疫情供给侧冲击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做主题分享。他认为,数字新基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演讲内容: 疫情冲击经济,除了影响供给方还影响需求方。但是我认为疫情带给供给方的冲击更重要。供给方角度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一个是劳动力,一个是企业,还有一个是产业。 从劳动力来看,有两个效应,一个是“断崖效应”,由于大家不能去工作,我们的就业等各方面受影响很大,有一些估算,2020年人们全年工作时间会减少10%左右,相当于二三十天都不能工作。除此之外还有“替代效应”,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无法开工,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职业替代,一些劳动被另外一些劳动所替代。以美团为例,美团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替代的就业。在疫情期间,原来做制造业的工人很多都成了美团的骑手。 企业层面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之前企业停工停产,现在开始复工复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供应链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原来是国内,现在是全球供应链,所以复工复产是一条艰难的路,因为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各方面的。 从产业层面来看,现在提得最多的是全球化,尤其是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供应链中断对全球化影响很大,甚至说是压倒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球化要平衡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效率的选择。产业链如果加快数字化转型,就有利于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如果不考虑制度创新,数字化技术有利于减轻疫情带来的冲击。商务办公、政府社区治理、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生产制造,这五大方面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而且有很多案例。基于这些案例,数字化在未来有很大的拓展可能,所以其实疫情期间对我们数字化、智能化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如果抓住这个机会,未来的发展会很好。 在这种背景下,“新基建”就产生了。“新基建”是把数字化、智能化等作为基础设施来推进。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新基建”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它应该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第二,它应该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第三,它应该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以前老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已经不适合了,因为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必须是新型工业化,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就意味着符合转型升级的要求。只要是符合转型升级的要求,就可以进行大量投资。 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符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包括我们说的“七大领域”等等。国家发改委现在也有一个说法,把“新基建”分为三块: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很大的增长点,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基础设施跟传统的城市基建进行深度融合,包括城市群、城市圈。这个投资会更大,这叫融合基础设施。 “新基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疫情来了,我们应对的关键点是两方面:一个是短期的疏困,疏困不是金融刺激,而是主要靠财政疏困。第二个是长期创新,数字化的技术创新和基础制度创新,包括全球化的规则等都属于制度创新。现在数据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被提出来也很关键,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在一起,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也是今天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1589767740000责编:崔舒飞新华网158976774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20/0518/10/10/20200518101058190.jpg{"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供给和需求都带来严重冲击。近日,由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美团研究院、新华网主办的“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与中国经济新动能研讨会暨《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就“疫情供给侧冲击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做主题分享。他认为,数字新基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演讲内容: 疫情冲击经济,除了影响供给方还影响需求方。但是我认为疫情带给供给方的冲击更重要。供给方角度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一个是劳动力,一个是企业,还有一个是产业。 从劳动力来看,有两个效应,一个是“断崖效应”,由于大家不能去工作,我们的就业等各方面受影响很大,有一些估算,2020年人们全年工作时间会减少10%左右,相当于二三十天都不能工作。除此之外还有“替代效应”,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无法开工,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职业替代,一些劳动被另外一些劳动所替代。以美团为例,美团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替代的就业。在疫情期间,原来做制造业的工人很多都成了美团的骑手。 企业层面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之前企业停工停产,现在开始复工复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供应链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原来是国内,现在是全球供应链,所以复工复产是一条艰难的路,因为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各方面的。 从产业层面来看,现在提得最多的是全球化,尤其是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供应链中断对全球化影响很大,甚至说是压倒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球化要平衡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效率的选择。产业链如果加快数字化转型,就有利于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如果不考虑制度创新,数字化技术有利于减轻疫情带来的冲击。商务办公、政府社区治理、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生产制造,这五大方面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而且有很多案例。基于这些案例,数字化在未来有很大的拓展可能,所以其实疫情期间对我们数字化、智能化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如果抓住这个机会,未来的发展会很好。 在这种背景下,“新基建”就产生了。“新基建”是把数字化、智能化等作为基础设施来推进。所以我认为,应该把“新基建”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它应该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第二,它应该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第三,它应该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以前老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已经不适合了,因为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必须是新型工业化,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就意味着符合转型升级的要求。只要是符合转型升级的要求,就可以进行大量投资。 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符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包括我们说的“七大领域”等等。国家发改委现在也有一个说法,把“新基建”分为三块: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很大的增长点,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基础设施跟传统的城市基建进行深度融合,包括城市群、城市圈。这个投资会更大,这叫融合基础设施。 “新基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疫情来了,我们应对的关键点是两方面:一个是短期的疏困,疏困不是金融刺激,而是主要靠财政疏困。第二个是长期创新,数字化的技术创新和基础制度创新,包括全球化的规则等都属于制度创新。现在数据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被提出来也很关键,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在一起,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也是今天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