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r9cP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专访|杨安娣委员:疫情防控常态化,将催生出新的旅游业态/e3pn4lb1l/ed453131m/ed6j6r9gv5月2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主委、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走上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是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吉林省首家挂牌的省级新机构。出任厅长的70后女博士杨安娣,也承担起吉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任,尤其是冰雪旅游的开拓与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两年过去了,她将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这次走上“委员通道”,面对记者提出的吉林如何利用冰雪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杨安娣给出了答案。 她介绍,现在的吉林,已经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以冰雪旅游为本体,以冰雪体育为基础,以冰雪文化为引领,以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商贸、冰雪交通、智慧冰雪、冰雪人才等为支撑的3+X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冰雪的冷资源终于变成了热产业。” 但她也坦言,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吉林人“望雪兴叹”,对从事冰雪产业的企业来说,更是冲击巨大。 因为年初暴发的疫情,彼时正准备发力的东北冰雪旅游受到严重冲击,在第一季度,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几近停滞。错过了冰雪季的吉林,将如何迎接正在来临的夏秋旅游季?吉林全力塑造的旅游品牌形象会否因疫情而淡化或受挫?疫情全面解除后,受到严重冲击的旅游业应如何再起步?这场疫情带给文旅行业哪些反思? 对于这些问题,5月25日,杨安娣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进行了深入介绍与分析。 谈疫情影响下的冰雪旅游 “与冰雪同发展,与企业同进退” 澎湃新闻 :近几年,冰雪行是冬季旅游的一个热门趋势。我们也知道,冰雪资源丰富的东北,一直在利用这项优势发力,努力打造冰雪经济,这也带动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创业。但是,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本应该处于旺季的一季度冰雪旅游产业陷入停滞。这对吉林发展冰雪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实际影响? 杨安娣 :2016年以来,吉林省致力于发展冰雪产业,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已经走出了一条吉林的冰雪产业发展之路。到了现阶段,形成了冰雪和避暑休闲产业双业并举,“温暖相约冬季 到吉林来玩雪”和“清爽吉林22摄氏度的夏天”双品牌共进。 今年的雪季,原本是吉林冰雪发展史上预期最好的一年。而且今年的雪好,一直到4月下旬,我们吉林的多地还在持续下着鹅毛大雪。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文旅行业整体停摆,进入了休课期。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要迎接旺季最高峰的冰雪企业来说,这个冲击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彼时疫情的发生恰恰赶上冰雪的黄金运营期。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今年吉林省雪季的冰雪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要减少1100亿-1200亿元,仅仅春节黄金周七天,预计就要减少150亿-160亿元之间。 可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也是顾全大局,不计得失,果断关停。这些文旅企业的关停,对于阻断疫情在文旅场所和文旅活动中的传播和扩散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澎湃新闻 :那么吉林省是如何应对的? 杨安娣 :在企业关停以后,特别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延续,企业面临着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资金流的断裂。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出台了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13条政策措施,主要把握了三个“真”。 第一,真情实感。与冰雪同发展,与企业同进退,我们真的要雪中送炭。 第二,真金白银。确保我们能够帮助好企业解决好他们的现金流问题。 第三,真抓实干。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以保证政策的落地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帮助文旅企业共度难关。我们在2月下旬就出台了吉林文旅的“春风计划”,实际上,这就是一部疫情之后的产业振兴计划。我们应对举措的整个脉络,就是有效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在寒冬中积蓄力量,期待雪后阳春。 谈吉林旅游业重振 “已经做好迎接夏季市场的启动和复苏的准备” 澎湃新闻 :除了冰雪资源之外,东北的森林资源和民俗特色也很丰富。眼下已经步进入了夏季,这也是东北一直以来着力推动的生态旅游、全域旅游的最佳季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了哪些准备?发展思路进行了哪些调整? 杨安娣 :我们当前的工作,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已经开始为夏季市场做预热,做好迎接夏季市场的启动和复苏的准备。 其实夏季旅游在吉林省全年的旅游综合收入中,始终占据着半壁江山。在我们的整个工作格局中,冬季叫做雪季,夏季我们叫做避暑季。 但它们的时间跨度,与通常理解的四季有一点不一样。吉林的雪季是从前一年的11月份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份,长达5个月;避暑季大约是从每一年的5月中旬一直到9月末。 为什么这么划分?因为吉林的冬季有长达5个月的雪期,这5个月都可以滑雪。而我们的夏季就更有特色了,我们叫“三季应一夏”。就以现在5月末的季节来举例,有的南方省份已经开始陆续进入高温期,但吉林省的春季其实刚刚到来,可以来我们这避暑;到了9月,吉林省已经是秋高气爽了,但很多南方的城市依然是暑热蒸腾。所以,我们的避暑季跨越了吉林省的春夏秋三季,也是将近五个月。 因此,我们的雪季加上避暑季,总共有10个月,然后另外的两个月,构成了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的一个产业格局。 吉林的避暑资源有什么特点?生态环境是非常优良的,全域温润清爽,22摄氏度的平均温度,70%的平均湿度,不超过5%的紫外线平均指数等等。总之,吉林夏季的舒适度,可以算得上是全国最优的。 澎湃新闻 :这样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新的旅游业态或方式? 杨安娣 :随着疫情的发生,市场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生态游、健康游、安全游的要求更高。这在近段时间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自驾游、亲子游等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是今后更多人的出行选择。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也必然会催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做好迎接这些变化的准备。 谈旅游品牌形象 “疫情对人流产生阻滞,但不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澎湃新闻 :我们也了解到,为了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打造并推动旅游品牌形象,也收获了一定的赞誉和成效。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老牌旅游品牌而言,吉林的旅游品牌还是比较新,或者说比较陌生。品牌形象的树立需要长期积累,这次疫情的阻滞,是否会影响吉林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进程? 杨安娣 :实事求是地讲,疫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于人流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但是它不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对于旅游品牌的塑造,或者说一个旅游品牌是否有影响力,我觉得它至少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你的品牌是否有特色。比如说到冰雪,特别是说到北方的冬天时,不少人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就是冷,特别是对于很多南方朋友来讲,这个寒冷使他们望而却步,都会认为冰雪和冬天一定是很冷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拿吉林省来讲,我们冬天的平均气温是零下10.4摄氏度,为何吉林的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就是因为温度适宜。所以,我们吉林在冰雪的宣传上不强调冰雪的冷,恰恰相反,我们用暖元素推荐冷资源,推出了这样的几个形象品牌——阳光灿烂的雪景是暖暖的,不冻江岸的雾凇是暖暖的,雪上运动的激情是暖暖的,温暖运动的热流是暖暖的,节日热烈的欢歌是暖暖的,火辣辣的关东风情是暖暖的,美酒美食的相伴是暖暖的。 第二个因素,是否有好的产品做支撑。一个品牌宣传出去,它能不能够长久,关键还是取决于有没有好的产品,否则即便是游客来了也会败兴而归。还拿吉林的冰雪产品来讲,这几年经过我们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冰雪运动休闲、冰雪温泉养生、冰雪观光体验、冰雪休闲度假、冰雪民俗文化等等这样一个产品体系。在这些体系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吉林的雪场品质是全国最优——区位条件最优越、接待滑雪人次最多的雪场在吉林,全国滑雪类型最丰富,设施条件最完备的雪场在吉林,国内山体落差最大、竞技条件最好的雪场在吉林,国内唯一的室内四季越野滑雪场在吉林。就目前来看,全国年接待滑雪人次排名前三名的滑雪场都在吉林。所以吉林的品质滑雪已经形成了业界共识。除此之外,吉林的雾凇,查干湖的东捕,都是名动全国,还有冰雪加温泉,已经成为冬日旅游的标配,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在品牌形象的打造上也经历了一个转变,就是从形象品牌向产品品牌转变。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在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上,也经历了从形象品牌向产品品牌不断深入的转变。去年以来,我们重点打造的是“吉”字号产品,比如说“吉”兴玩雪滑雪游,“吉”刻出发自驾游,“吉”养天下康养游等等。 澎湃新闻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之后,吉林的旅游品牌形象,将如何再刷“存在感”? 杨安娣 :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力备战今年的夏季文旅活动了,准备推出“精彩夜吉林”品牌上线。在这个品牌下面,我们准备推出十大系列的产品,我也非常希望能够多多关注吉林的夜间文旅经济。 谈疫情带给文旅行业的启示 “倒逼着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走上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澎湃新闻 :这场疫情让大家都宅在家里无法出去旅游了,这无论对于地方、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业来说,都是一场冲击,但同时也是一场大考。在您看来,这场疫情带给旅游行业的启示是什么? 杨安娣 :疫情对全球的旅游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倒逼着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走上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出旅游业要高质量发展,但实事求是的讲,我觉得我们在这条转变之路上的步伐还是有一点缓慢,甚至有的时候也会得过且过。现在,疫情来了,我们必须加速转变的步伐,因为因为如果你不变,你就不能够生存。 澎湃新闻 :旅游行业今后的发展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杨安娣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旅游行业的发展模式业一定会面临一个重大的调整。 目前的情况下,还不是旅游业全面发力的时候,因此我们要额外关注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聚焦产业续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趁着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把产业短板弥补好。 第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在将来的旅游市场上,产品才是王道,特别是产品加服务。 第三,还是要聚焦市场复苏,不断做强做大我们的声音。 1590482520000责编:任鑫恚澎湃新闻159048252000012[]{"email":"renxinhui@huanqiu.com","name":"任鑫恚"}
5月2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吉林省委主委、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走上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是2018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吉林省首家挂牌的省级新机构。出任厅长的70后女博士杨安娣,也承担起吉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任,尤其是冰雪旅游的开拓与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两年过去了,她将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这次走上“委员通道”,面对记者提出的吉林如何利用冰雪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杨安娣给出了答案。 她介绍,现在的吉林,已经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以冰雪旅游为本体,以冰雪体育为基础,以冰雪文化为引领,以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商贸、冰雪交通、智慧冰雪、冰雪人才等为支撑的3+X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冰雪的冷资源终于变成了热产业。” 但她也坦言,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吉林人“望雪兴叹”,对从事冰雪产业的企业来说,更是冲击巨大。 因为年初暴发的疫情,彼时正准备发力的东北冰雪旅游受到严重冲击,在第一季度,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几近停滞。错过了冰雪季的吉林,将如何迎接正在来临的夏秋旅游季?吉林全力塑造的旅游品牌形象会否因疫情而淡化或受挫?疫情全面解除后,受到严重冲击的旅游业应如何再起步?这场疫情带给文旅行业哪些反思? 对于这些问题,5月25日,杨安娣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进行了深入介绍与分析。 谈疫情影响下的冰雪旅游 “与冰雪同发展,与企业同进退” 澎湃新闻 :近几年,冰雪行是冬季旅游的一个热门趋势。我们也知道,冰雪资源丰富的东北,一直在利用这项优势发力,努力打造冰雪经济,这也带动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创业。但是,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本应该处于旺季的一季度冰雪旅游产业陷入停滞。这对吉林发展冰雪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实际影响? 杨安娣 :2016年以来,吉林省致力于发展冰雪产业,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已经走出了一条吉林的冰雪产业发展之路。到了现阶段,形成了冰雪和避暑休闲产业双业并举,“温暖相约冬季 到吉林来玩雪”和“清爽吉林22摄氏度的夏天”双品牌共进。 今年的雪季,原本是吉林冰雪发展史上预期最好的一年。而且今年的雪好,一直到4月下旬,我们吉林的多地还在持续下着鹅毛大雪。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文旅行业整体停摆,进入了休课期。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要迎接旺季最高峰的冰雪企业来说,这个冲击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彼时疫情的发生恰恰赶上冰雪的黄金运营期。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今年吉林省雪季的冰雪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要减少1100亿-1200亿元,仅仅春节黄金周七天,预计就要减少150亿-160亿元之间。 可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也是顾全大局,不计得失,果断关停。这些文旅企业的关停,对于阻断疫情在文旅场所和文旅活动中的传播和扩散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澎湃新闻 :那么吉林省是如何应对的? 杨安娣 :在企业关停以后,特别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延续,企业面临着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资金流的断裂。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出台了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13条政策措施,主要把握了三个“真”。 第一,真情实感。与冰雪同发展,与企业同进退,我们真的要雪中送炭。 第二,真金白银。确保我们能够帮助好企业解决好他们的现金流问题。 第三,真抓实干。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以保证政策的落地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帮助文旅企业共度难关。我们在2月下旬就出台了吉林文旅的“春风计划”,实际上,这就是一部疫情之后的产业振兴计划。我们应对举措的整个脉络,就是有效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在寒冬中积蓄力量,期待雪后阳春。 谈吉林旅游业重振 “已经做好迎接夏季市场的启动和复苏的准备” 澎湃新闻 :除了冰雪资源之外,东北的森林资源和民俗特色也很丰富。眼下已经步进入了夏季,这也是东北一直以来着力推动的生态旅游、全域旅游的最佳季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了哪些准备?发展思路进行了哪些调整? 杨安娣 :我们当前的工作,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已经开始为夏季市场做预热,做好迎接夏季市场的启动和复苏的准备。 其实夏季旅游在吉林省全年的旅游综合收入中,始终占据着半壁江山。在我们的整个工作格局中,冬季叫做雪季,夏季我们叫做避暑季。 但它们的时间跨度,与通常理解的四季有一点不一样。吉林的雪季是从前一年的11月份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份,长达5个月;避暑季大约是从每一年的5月中旬一直到9月末。 为什么这么划分?因为吉林的冬季有长达5个月的雪期,这5个月都可以滑雪。而我们的夏季就更有特色了,我们叫“三季应一夏”。就以现在5月末的季节来举例,有的南方省份已经开始陆续进入高温期,但吉林省的春季其实刚刚到来,可以来我们这避暑;到了9月,吉林省已经是秋高气爽了,但很多南方的城市依然是暑热蒸腾。所以,我们的避暑季跨越了吉林省的春夏秋三季,也是将近五个月。 因此,我们的雪季加上避暑季,总共有10个月,然后另外的两个月,构成了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的一个产业格局。 吉林的避暑资源有什么特点?生态环境是非常优良的,全域温润清爽,22摄氏度的平均温度,70%的平均湿度,不超过5%的紫外线平均指数等等。总之,吉林夏季的舒适度,可以算得上是全国最优的。 澎湃新闻 :这样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新的旅游业态或方式? 杨安娣 :随着疫情的发生,市场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生态游、健康游、安全游的要求更高。这在近段时间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自驾游、亲子游等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是今后更多人的出行选择。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也必然会催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做好迎接这些变化的准备。 谈旅游品牌形象 “疫情对人流产生阻滞,但不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澎湃新闻 :我们也了解到,为了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打造并推动旅游品牌形象,也收获了一定的赞誉和成效。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一些知名度很高的老牌旅游品牌而言,吉林的旅游品牌还是比较新,或者说比较陌生。品牌形象的树立需要长期积累,这次疫情的阻滞,是否会影响吉林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进程? 杨安娣 :实事求是地讲,疫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于人流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但是它不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对于旅游品牌的塑造,或者说一个旅游品牌是否有影响力,我觉得它至少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你的品牌是否有特色。比如说到冰雪,特别是说到北方的冬天时,不少人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就是冷,特别是对于很多南方朋友来讲,这个寒冷使他们望而却步,都会认为冰雪和冬天一定是很冷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拿吉林省来讲,我们冬天的平均气温是零下10.4摄氏度,为何吉林的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就是因为温度适宜。所以,我们吉林在冰雪的宣传上不强调冰雪的冷,恰恰相反,我们用暖元素推荐冷资源,推出了这样的几个形象品牌——阳光灿烂的雪景是暖暖的,不冻江岸的雾凇是暖暖的,雪上运动的激情是暖暖的,温暖运动的热流是暖暖的,节日热烈的欢歌是暖暖的,火辣辣的关东风情是暖暖的,美酒美食的相伴是暖暖的。 第二个因素,是否有好的产品做支撑。一个品牌宣传出去,它能不能够长久,关键还是取决于有没有好的产品,否则即便是游客来了也会败兴而归。还拿吉林的冰雪产品来讲,这几年经过我们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冰雪运动休闲、冰雪温泉养生、冰雪观光体验、冰雪休闲度假、冰雪民俗文化等等这样一个产品体系。在这些体系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吉林的雪场品质是全国最优——区位条件最优越、接待滑雪人次最多的雪场在吉林,全国滑雪类型最丰富,设施条件最完备的雪场在吉林,国内山体落差最大、竞技条件最好的雪场在吉林,国内唯一的室内四季越野滑雪场在吉林。就目前来看,全国年接待滑雪人次排名前三名的滑雪场都在吉林。所以吉林的品质滑雪已经形成了业界共识。除此之外,吉林的雾凇,查干湖的东捕,都是名动全国,还有冰雪加温泉,已经成为冬日旅游的标配,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在品牌形象的打造上也经历了一个转变,就是从形象品牌向产品品牌转变。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在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上,也经历了从形象品牌向产品品牌不断深入的转变。去年以来,我们重点打造的是“吉”字号产品,比如说“吉”兴玩雪滑雪游,“吉”刻出发自驾游,“吉”养天下康养游等等。 澎湃新闻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之后,吉林的旅游品牌形象,将如何再刷“存在感”? 杨安娣 :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力备战今年的夏季文旅活动了,准备推出“精彩夜吉林”品牌上线。在这个品牌下面,我们准备推出十大系列的产品,我也非常希望能够多多关注吉林的夜间文旅经济。 谈疫情带给文旅行业的启示 “倒逼着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走上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澎湃新闻 :这场疫情让大家都宅在家里无法出去旅游了,这无论对于地方、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业来说,都是一场冲击,但同时也是一场大考。在您看来,这场疫情带给旅游行业的启示是什么? 杨安娣 :疫情对全球的旅游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倒逼着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走上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出旅游业要高质量发展,但实事求是的讲,我觉得我们在这条转变之路上的步伐还是有一点缓慢,甚至有的时候也会得过且过。现在,疫情来了,我们必须加速转变的步伐,因为因为如果你不变,你就不能够生存。 澎湃新闻 :旅游行业今后的发展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杨安娣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旅游行业的发展模式业一定会面临一个重大的调整。 目前的情况下,还不是旅游业全面发力的时候,因此我们要额外关注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聚焦产业续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趁着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把产业短板弥补好。 第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在将来的旅游市场上,产品才是王道,特别是产品加服务。 第三,还是要聚焦市场复苏,不断做强做大我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