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wcwRrpJB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十年内普通人有望上空间站/e3pn4lb1l/euo7p85u2/euo7pgru1【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每年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不同界别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的平台,同样也是代表委员们展示过往发展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舞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航天领域的代表委员们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宏伟蓝图。载人登月、海上发射、可重复使用火箭等一批重磅航天工程最新进展的消息描绘出中国将成为航天强国的愿景。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的“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透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道上状态非常好,“太空出差三人组”将于4月返回地球家园。周建平介绍称,今年年内,我国将发射两个空间站实验舱、两艘载人飞船、两艘货运飞船,将6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今年5月,我国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并共同在轨工作一周左右时间。此外,周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我国的神舟飞船同样可用于太空旅行。经过多年工作,神舟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考验,飞行环境条件也被证明能让人们健康地度过太空飞行过程。但是中国空间站现在还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马上又要进入建造阶段,现在的目标是把空间站建好,发挥其科学和应用价值,这是建设中国空间站最重要的目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两会期间透露,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是对空间站承载能力的验证。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会根据需求设计航天员的在轨驻留时间,目前是按照国际惯例,以半年为一个常态化驻留周期,后续根据工作、实验需要,可能会延长在轨时间。在采访中,杨利伟还针对“未来普通人能否进驻空间站”的问题表示,普通人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来到空间站参观,因为商业航天也是整个航天发展的大趋势。“从工程来讲,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性质的企业参与进去,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助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将来普通老百姓进入空间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这种需求,我们的资源允许,这应该不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在‘十五五’或者可能在十年内实现,不是个技术问题,主要看需求。”此外,杨利伟还表示,中国的空间站在设计之初就对国际合作有所考虑,现在许多国家向中国提出了培养航天员、联合飞行等申请。中国也在工程上预留了国际合作资源,小到试验,大到舱段级合作,预留了交会对接口,以服务将来的国际合作。“我们国家搞载人航天,对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机构的大门是敞开的。”杨利伟说,中国已经与外国公司开展了一批空间科学实验合作项目,将来还会有其他实验合作,甚至也会有国外航天员一起飞行。16469527513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晓鹏环球时报164695275131011[]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每年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不同界别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的平台,同样也是代表委员们展示过往发展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舞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航天领域的代表委员们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宏伟蓝图。载人登月、海上发射、可重复使用火箭等一批重磅航天工程最新进展的消息描绘出中国将成为航天强国的愿景。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的“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透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道上状态非常好,“太空出差三人组”将于4月返回地球家园。周建平介绍称,今年年内,我国将发射两个空间站实验舱、两艘载人飞船、两艘货运飞船,将6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今年5月,我国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并共同在轨工作一周左右时间。此外,周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我国的神舟飞船同样可用于太空旅行。经过多年工作,神舟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考验,飞行环境条件也被证明能让人们健康地度过太空飞行过程。但是中国空间站现在还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马上又要进入建造阶段,现在的目标是把空间站建好,发挥其科学和应用价值,这是建设中国空间站最重要的目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两会期间透露,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是对空间站承载能力的验证。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会根据需求设计航天员的在轨驻留时间,目前是按照国际惯例,以半年为一个常态化驻留周期,后续根据工作、实验需要,可能会延长在轨时间。在采访中,杨利伟还针对“未来普通人能否进驻空间站”的问题表示,普通人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来到空间站参观,因为商业航天也是整个航天发展的大趋势。“从工程来讲,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性质的企业参与进去,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助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将来普通老百姓进入空间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这种需求,我们的资源允许,这应该不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在‘十五五’或者可能在十年内实现,不是个技术问题,主要看需求。”此外,杨利伟还表示,中国的空间站在设计之初就对国际合作有所考虑,现在许多国家向中国提出了培养航天员、联合飞行等申请。中国也在工程上预留了国际合作资源,小到试验,大到舱段级合作,预留了交会对接口,以服务将来的国际合作。“我们国家搞载人航天,对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机构的大门是敞开的。”杨利伟说,中国已经与外国公司开展了一批空间科学实验合作项目,将来还会有其他实验合作,甚至也会有国外航天员一起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