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6XwF 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台籍委员江利平:两岸交流要像“热干面”一样彼此交融/e3pn4lb1l/e3poicfse/e3ptt02r9中国台湾网3月14日北京讯 (记者 吴晓寒) 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11点多休息,白天积极讨论建言献策,夜里挑灯研究学习,这持续十多天“白加黑”“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是台籍全国政协委员江利平在全国两会期间习以为常的每一天。江利平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履职工作,情系祖国,积极作为,“不能辜负人民的期望,不能辜负时代的要求”。书本中的宝岛台湾,那是我的故乡1946年,江利平的父辈从台湾来到大陆,1963年,江利平在武汉出生。虽然从小填各类表格时,“籍贯”一栏写的是台湾,但江利平眼中的故乡仅限于书本描述中、父辈言语里。“父辈当时谈到家乡是富饶的宝岛,跟我们小学学的课本是一样的。”江利平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物产丰富,这是他对故乡的第一印象。随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交流大门终于打开。2008年江利平因为工作关系第一次来到了台湾,这是他与故乡的第一次接触,他称之为“感性的接触”。“第一次到台湾感受到故乡之前是遥不可及,现在我们跨过海峡来到故乡是非常激动的。”虽然之前通过与台湾的家人互通书信、照片往来以及了解相关资讯,江利平已经对台湾的经济社会情况有了大致的印象,但真正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仍让他激动不已,见到台湾的亲朋好友也令他倍感亲切,他认为两岸民众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感情是不可能被割裂的,“任何人都不能割裂”。 江利平是台南人,很多亲属也生活在台湾南部,平时通过微信、电话交流,一次又一次到大陆参观,台湾的家人们也对大陆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对大陆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非常吃惊”,江利平说,在来大陆之前台湾的亲戚会觉得这儿很穷很落后,但随后的所见所闻让他们彻底改观,对大陆的印象越来越好,“他们非常佩服大陆的发展,大陆的成就。”的确,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祖国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江利平看来,两岸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较大差异,特别是大陆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我们大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阶段,我们对我们国家自信,对我们制度更加自信”,反观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跟大陆相比明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台商来大陆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一批台商二代通过在大陆的生活,对大陆经济社会、制度认同越来越高。“通过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两岸民众一家亲、心灵契合”。江利平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骄傲”。两岸交流要像“热干面”一样彼此交融在日常工作中,江利平对各个领域的两岸交流接触都比较多,两岸文化交流让他格外上心。“中华文化是两岸交流的‘最大公约数’”,江利平说,两岸同胞对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共同的责任和使命。由于台当局对台湾青年进行“去中国化”教育,在台湾教育体系中把大陆与台湾割裂开,导致台湾青年不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不了解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更造成台湾青年目前对两岸关系片面的了解和认识。“要让台湾青年认同我们的文化自信”,江利平相信,历史终究是历史,任何人都不能割裂,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历史终会恢复到本来的面目。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江利平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作《团结两岸青年 共同反对“台独” 开创美好未来》的发言。谈及此次发言的初衷,江利平表示,青年是两岸发展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两岸青年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让两岸青年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上获得共识,那么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骨肉天亲,同气连枝。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青年都将历练成为社会的栋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未来在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文化交流方面,江利平建议,可以通过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来研究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可以通过两岸青年到台湾去、到大陆来的双向交流,让彼此思想发生碰撞,心灵产生激荡,使两岸文化交流能够从小、从青年时期就扎下根,减少隔阂,增进共识,“这样对我们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人未来挑起两岸发展的重担,将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回想起2008年承办“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团到台湾交流的经历,江利平感触很深。“我们组织了湖北53名小学生和初中生赴台进行文化教育交流”,江利平说,当时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两岸小朋友合唱了一首《感恩的心》,饱含深情的歌声让台下的观众热泪盈眶,在大灾大难面前,再一次体现出两岸同胞骨肉亲情、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江利平说,两岸小朋友通过那次活动到现在还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学习、对人生积极探讨,感情更加深厚。这也展现了两岸小朋友通过文化交流、感情交融,可以促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心灵契合。在江利平看来,两岸交流讲的通俗易懂些,就像是武汉的特色小吃“热干面”,面和香油、芝麻酱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也分不出来面和香油、芝麻,那是紧密的连结在一起的”。今年的全国两会格外有“精气神”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次参会感觉整个会议大家精气神充分体现出来了”,说到今年参会跟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江利平说,今年的全国两会非常重要,全国人民也高度关注,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所代表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历史使命、历史担当也充分体现出来。“我们与台湾有紧密的联系,有乡情、亲情”,作为一名台籍委员,江利平表示,要充分发挥台籍委员的特色和独特优势,在国家参政议政的平台上,发出台籍委员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声音,促进祖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两会前夕,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公布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项措施,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响应。对于31项措施的发布实施,江利平表示非常高兴,倍受鼓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江利平认为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要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跟踪调研,倾听台湾同胞对政策落实的建议。同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向有关方面反馈,让台湾同胞能够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感受到大陆对台湾同胞真诚的善意,切实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使这些措施能够生根开花结果。对于未来的履职计划,江利平表示,作为连任委员,他将继续按照政协章程要求,履行好委员的职责,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同时也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为祖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贡献力量。(完)1521102600000责编:xuyichao中国台湾网152110260000011["9CaKrnJk0tQ","9CaKrnK6XaK","9CaKrnK6X1O","9CaKrnK6WTa","9CaKrnK6W9R","9CaKrnK6Vwm"]//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315/20180315043151242.jpg
中国台湾网3月14日北京讯 (记者 吴晓寒) 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11点多休息,白天积极讨论建言献策,夜里挑灯研究学习,这持续十多天“白加黑”“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是台籍全国政协委员江利平在全国两会期间习以为常的每一天。江利平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履职工作,情系祖国,积极作为,“不能辜负人民的期望,不能辜负时代的要求”。书本中的宝岛台湾,那是我的故乡1946年,江利平的父辈从台湾来到大陆,1963年,江利平在武汉出生。虽然从小填各类表格时,“籍贯”一栏写的是台湾,但江利平眼中的故乡仅限于书本描述中、父辈言语里。“父辈当时谈到家乡是富饶的宝岛,跟我们小学学的课本是一样的。”江利平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物产丰富,这是他对故乡的第一印象。随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交流大门终于打开。2008年江利平因为工作关系第一次来到了台湾,这是他与故乡的第一次接触,他称之为“感性的接触”。“第一次到台湾感受到故乡之前是遥不可及,现在我们跨过海峡来到故乡是非常激动的。”虽然之前通过与台湾的家人互通书信、照片往来以及了解相关资讯,江利平已经对台湾的经济社会情况有了大致的印象,但真正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仍让他激动不已,见到台湾的亲朋好友也令他倍感亲切,他认为两岸民众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感情是不可能被割裂的,“任何人都不能割裂”。 江利平是台南人,很多亲属也生活在台湾南部,平时通过微信、电话交流,一次又一次到大陆参观,台湾的家人们也对大陆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对大陆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非常吃惊”,江利平说,在来大陆之前台湾的亲戚会觉得这儿很穷很落后,但随后的所见所闻让他们彻底改观,对大陆的印象越来越好,“他们非常佩服大陆的发展,大陆的成就。”的确,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祖国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江利平看来,两岸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较大差异,特别是大陆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我们大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阶段,我们对我们国家自信,对我们制度更加自信”,反观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跟大陆相比明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台商来大陆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一批台商二代通过在大陆的生活,对大陆经济社会、制度认同越来越高。“通过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两岸民众一家亲、心灵契合”。江利平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骄傲”。两岸交流要像“热干面”一样彼此交融在日常工作中,江利平对各个领域的两岸交流接触都比较多,两岸文化交流让他格外上心。“中华文化是两岸交流的‘最大公约数’”,江利平说,两岸同胞对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共同的责任和使命。由于台当局对台湾青年进行“去中国化”教育,在台湾教育体系中把大陆与台湾割裂开,导致台湾青年不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不了解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更造成台湾青年目前对两岸关系片面的了解和认识。“要让台湾青年认同我们的文化自信”,江利平相信,历史终究是历史,任何人都不能割裂,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历史终会恢复到本来的面目。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江利平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作《团结两岸青年 共同反对“台独” 开创美好未来》的发言。谈及此次发言的初衷,江利平表示,青年是两岸发展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两岸青年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让两岸青年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上获得共识,那么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骨肉天亲,同气连枝。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青年都将历练成为社会的栋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未来在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文化交流方面,江利平建议,可以通过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来研究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可以通过两岸青年到台湾去、到大陆来的双向交流,让彼此思想发生碰撞,心灵产生激荡,使两岸文化交流能够从小、从青年时期就扎下根,减少隔阂,增进共识,“这样对我们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人未来挑起两岸发展的重担,将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回想起2008年承办“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团到台湾交流的经历,江利平感触很深。“我们组织了湖北53名小学生和初中生赴台进行文化教育交流”,江利平说,当时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两岸小朋友合唱了一首《感恩的心》,饱含深情的歌声让台下的观众热泪盈眶,在大灾大难面前,再一次体现出两岸同胞骨肉亲情、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江利平说,两岸小朋友通过那次活动到现在还保持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学习、对人生积极探讨,感情更加深厚。这也展现了两岸小朋友通过文化交流、感情交融,可以促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心灵契合。在江利平看来,两岸交流讲的通俗易懂些,就像是武汉的特色小吃“热干面”,面和香油、芝麻酱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也分不出来面和香油、芝麻,那是紧密的连结在一起的”。今年的全国两会格外有“精气神”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次参会感觉整个会议大家精气神充分体现出来了”,说到今年参会跟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江利平说,今年的全国两会非常重要,全国人民也高度关注,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所代表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历史使命、历史担当也充分体现出来。“我们与台湾有紧密的联系,有乡情、亲情”,作为一名台籍委员,江利平表示,要充分发挥台籍委员的特色和独特优势,在国家参政议政的平台上,发出台籍委员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声音,促进祖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两会前夕,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公布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项措施,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响应。对于31项措施的发布实施,江利平表示非常高兴,倍受鼓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江利平认为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要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跟踪调研,倾听台湾同胞对政策落实的建议。同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向有关方面反馈,让台湾同胞能够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感受到大陆对台湾同胞真诚的善意,切实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使这些措施能够生根开花结果。对于未来的履职计划,江利平表示,作为连任委员,他将继续按照政协章程要求,履行好委员的职责,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同时也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为祖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