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r7bp作者:倪浩lianghui.huanqiu.comarticle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需求端 对企业支持力度空前/e3pn4lb1l/ed453131m/ed6j6vgg5【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起草历时长、篇幅小、既有“加法”亦有“减法”,这份因疫情而姗姗来迟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特殊之时到底体现出了哪些特殊之策?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2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并就此进行了解读。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没有设置具体经济增速目标,上一次出现则是在18年前的2002年。杨成长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GDP做为同比指标,在严重的疫情之下其同比、同理效应已不复存在,导致经济增长完全没有可比性;第二,国内疫情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然非常严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难以预料的影响。因此,此时确定一个具体的GDP增长指标既不客观也不现实。 但杨成长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不提GDP目标并不代表不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把推动经济复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整体上,杨成长认为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的是一个组合式政策,短期、中期、长期政策形成一个有效组合。短期侧重于“保”。只有把市场主体保住才能谋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才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保”的基础上,把经济发展逐渐恢复至常态,也就是要达到“稳”的目标;在“稳”的基础考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在稳中求“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杨成长告诉《环球时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诞生于非常时期,因此特别强调如何保民生、保就业。尤其是保就业,中国今年将面临着874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特别之策,即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保”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保企业,保市场主体。杨成长认为,疫情冲击之下,市场主体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体现在商业、餐饮、旅游、航空等行业。杨成长说,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一些优惠政策在期限上应到期而给予了延期。“比如,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 杨成长认为,在这一环节,金融政策上如何支持企业,如何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 但“保”并不是最终目的,“保”的基础上要强调“稳”,要让经济恢复到常态。杨成长告诉《环球时报》,“如何‘稳’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需求端的问题,因为从前四个月的数据来看,供给端恢复比较快,工业增加值已由负转正,但是消费数据还是大幅负增长,这体现出今年需求端的特殊之处。所以政府工作报告跟往年相比,特别强调如何解决消费问题。” 在“稳”的基础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重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靠什么,还是要靠改革。杨成长告诉《环球时报》,两会前夕,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包括要素市场化改革等,都是重磅的改革内容。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杨成长认为,这些都是专注于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 1590322080000责编:蒋莉蓉环球时报-环球网159032208000011[]{"email":"jianglirong@huanqiu.com","name":"蒋莉蓉"}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起草历时长、篇幅小、既有“加法”亦有“减法”,这份因疫情而姗姗来迟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特殊之时到底体现出了哪些特殊之策?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2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并就此进行了解读。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没有设置具体经济增速目标,上一次出现则是在18年前的2002年。杨成长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GDP做为同比指标,在严重的疫情之下其同比、同理效应已不复存在,导致经济增长完全没有可比性;第二,国内疫情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然非常严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难以预料的影响。因此,此时确定一个具体的GDP增长指标既不客观也不现实。 但杨成长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不提GDP目标并不代表不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把推动经济复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整体上,杨成长认为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的是一个组合式政策,短期、中期、长期政策形成一个有效组合。短期侧重于“保”。只有把市场主体保住才能谋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才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保”的基础上,把经济发展逐渐恢复至常态,也就是要达到“稳”的目标;在“稳”的基础考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在稳中求“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杨成长告诉《环球时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诞生于非常时期,因此特别强调如何保民生、保就业。尤其是保就业,中国今年将面临着874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特别之策,即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保”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保企业,保市场主体。杨成长认为,疫情冲击之下,市场主体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体现在商业、餐饮、旅游、航空等行业。杨成长说,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一些优惠政策在期限上应到期而给予了延期。“比如,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 杨成长认为,在这一环节,金融政策上如何支持企业,如何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 但“保”并不是最终目的,“保”的基础上要强调“稳”,要让经济恢复到常态。杨成长告诉《环球时报》,“如何‘稳’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需求端的问题,因为从前四个月的数据来看,供给端恢复比较快,工业增加值已由负转正,但是消费数据还是大幅负增长,这体现出今年需求端的特殊之处。所以政府工作报告跟往年相比,特别强调如何解决消费问题。” 在“稳”的基础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重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靠什么,还是要靠改革。杨成长告诉《环球时报》,两会前夕,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包括要素市场化改革等,都是重磅的改革内容。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杨成长认为,这些都是专注于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